不宰是真功,色不异於空。
起时唯法起,眼瞎耳兼聋。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
《金刚随机无尽颂·化无所化分第二十五》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释印肃。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为:
不宰是真功,
色不异于空。
起时唯法起,
眼瞎耳兼聋。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释印肃对于无尽的变化与转化的理解。诗中的“不宰是真功”意味着不被束缚、不受限制的状态才是真正的修行之道。作者认为色彩的变化和空间的存在并没有本质区别,都是无常的,都是虚幻的。这种观点与佛教的空性思想相呼应。
接下来的两句“起时唯法起,眼瞎耳兼聋”表达了修行者应当超越形象和感官的束缚,专注于法则和实践,摆脱对于外界事物的执着和依恋。眼瞎和耳聋的形象暗示了修行者应当超越对于外界干扰的感知,以达到内心的平静和超脱。
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释印肃对于人生和修行的见解。通过强调无常和虚幻的本质,诗人呼吁修行者要超越表象和感官的束缚,专注于内心的修炼和追求真实的境界。这种超脱世俗的态度与佛教思想相契合,并传递出一种追求内心自由和平静的修行观念。
二十年来说是非,一生能系几安危?莫道浮云终蔽日,严冬过尽春蓓蕾。
餐英人去已千年,留与先生泛酒船。昔日避谗今避世,黄花独识两翁贤。
巨灵掌上月,玉女盆中泉。柱史息车看,孤云心浩然。
先腊梅花谢,不冰溪水流。早尝春菜饼,暖卸木终裘。去岁三冬雪,今年百谷秋。此冬无此瑞,又为老农忧。
九华如剑插云霓,青霭连空望欲迷。北截吴门疑地尽,南连楚界觉天低。龙池水蘸中秋月,石路人攀上汉梯。惆怅旧游无复到,会须登此出尘泥。
彭山折坂外,井络少城隈。地是三巴俗,人非百里材。畏途君怅望,岐路我裴徊。心赏风烟隔,容华岁月催。遥遥分凤野,去去转龙媒。遗锦非前邑,鸣琴即旧台。剑门千仞起,石路五丁开。海客乘槎渡,仙童驭竹回。魂将离鹤远,思逐断猿哀。唯有双凫舄,飞去复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