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教授致政李君挽诗》

冠盖任云浮,门前日夜流。
不为盱豫悔,肯作浚恒羞。
科第联五叶,诗书閒一丘。
芸芸终有谢,赢得早归休。

作者介绍

魏了翁(一一七八~一二三七),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宁宗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进士,授签书剑南西川节度判官。嘉泰二年(一二○二),召爲国子正,次年改武学博士。开禧元年(一二○五),召试学士院,以阻开边之议忤韩侂胄,改秘书省正字。次年出知嘉定府。史弥远当国,力辞召命。丁父忧,筑室白鹤山下,开门授徒。起知汉州、眉州。嘉定四年(一二一一)擢潼川路提点刑狱,歷知遂宁、泸州、潼川府。十五年,召爲兵部郎中,累迁秘书监、起居舍人。理宗宝庆元年(一二二五),因言事以首倡异论、朋邪谤国黜靖州居住。绍定五年(一二三二),起爲潼川路安抚使、知泸州。端平元年(一二三四),召权礼部尚书兼直学士院,以端明殿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督视江淮京湖军马。嘉熙元年卒,年六十。謚文靖。遗稿由其子近思、近愚刊行,传世有《鹤山先生大全文集》一百九卷。事见本集卷首宋淳祐九年吴渊序、清缪荃孙《魏文靖公年谱》,《宋史》卷四三七有传。 魏了翁诗,以《四部丛刊》影印宋开庆元年刻本爲底本(此本有残缺,据目录,卷首即夺《游古白鹤山》、《和薛秘书绂闻鸦韵》、《和虞永康刚简沧江鹤再诞雏》三诗,但实爲传世诸本之祖)。校以明嘉靖吴凤高翀刻本(简称吴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教授致政李君挽诗》是宋代文学家魏了翁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中文译文:
冠盖任云浮,
门前日夜流。
不为盱豫悔,
肯作浚恒羞。
科第联五叶,
诗书閒一丘。
芸芸终有谢,
赢得早归休。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教授致政李君的挽诗形式表达了一种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诗词以豪迈的词句展示了生活的繁华和变幻不定的世事。

诗的开篇,“冠盖任云浮”,形象地描述了盛世的繁华景象,寓意人世间的荣华富贵如云烟般飘渺不定。接着,“门前日夜流”描绘了门前的人们络绎不绝的景象,表达了世事纷繁、时光荏苒的感叹。

接下来的两句,“不为盱豫悔,肯作浚恒羞”,表达了作者对于追求真理和进取精神的肯定。作者表示不愿意因为追求盈利而后悔,宁愿为追求真理而受到羞耻。这里的"盱豫"指的是追逐名利、眼前的功利,而"浚恒"则指的是追求真理、追求永恒的价值。

下面两句,“科第联五叶,诗书閒一丘”,揭示了科举制度对于个人命运的影响。科举是古代中国的选拔官员的制度,其中"科第联五叶"指的是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官职,而"诗书閒一丘"则表示闲暇时的诗书阅读。这两句诗意呼应,反映了作者对于个人奋斗和追求的思考。

最后两句,“芸芸终有谢,赢得早归休”,表达了对于世俗荣华的淡泊态度。芸芸众生,最终都会有离去的时候,而真正的胜利在于能够早日归隐,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我满足。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生活和人生的思考,表达了对功利和虚荣的反思,强调了追求真理和内心的平静与满足的重要性。通过对于科举制度和世俗追求的揭示,诗人呼吁人们应当追求内心的自由和真实,不为功名利禄所困扰,而是寻求精神上的自由和满足。

  • 《看花吟》

    少陵野老老更痴,看花看开千万枝。安乐窝中打乖叟,看花只看半开时。二贤看花各有意,我亦有意看离披。红飞换得绿阴出,潇洒颇与老眼宜。麦风扬尘野色秀,梅雨蒸叶香气滋。避人好鸟著巢稳,争春蜂蝶今何之。本来生意无间断,静看游戏造物儿。不观圣人画剥卦,剥穷于上复下随。

  • 《再次韵四首》

    韵语联翩到浚旌,楚珩非重夜光轻。吟成品物回春态,诵处东风放晓晴。抖擞锦囊娱我老,涤除愁斛见君情。固应诗胆骜无本,刺手霜牙摩怒鲸。

  • 《西山》

    万州城西何所有,高山其下俯寒塘。浮鸥藉草溪沙暖,飞鸟冲花野树香。他日拟从南岳隐,平生尤爱北窗凉。道人为我收松子,剩种清阴十亩长。

  • 《和茂嘉郎中催梅韵》

    快读新诗似见梅,昏昏醉眼为君开。枝头未见粉苞露,句里先传春信来。试问花神缘底晚,政须羯鼓为渠催。前枝见说南枝早,合取彭溪溪上裁。

  • 《客中即事》

    华屋沉沉乳燕飞,绿杨深处啭黄鹂。疏帘不卷薰风静,坐看庭花日影移。

  • 《四明十题其七·宴坐岩》

    心危身亦危,衽席尚颠坠。如何崖石上,来坐自安意。能喻死生间,无论寤与寐。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