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币牲牷分荐享,羽旄干鏚递成容。
一德惟宁两仪泰,三才保合四时邕。
佚名,应月泉吟社徵诗(《月泉吟社诗》)。
诗词:《郊庙歌辞·祭方丘乐章·舒和》
朝代:唐代
作者:佚名
《郊庙歌辞·祭方丘乐章·舒和》是唐代的一首诗词,表达了祭祀方丘时的庄重和祥和的氛围。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玉币牲牷分荐享,
羽旄干鏚递成容。
一德惟宁两仪泰,
三才保合四时邕。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祭祀方丘时的庄严场景。玉币和牲牷被分别奉献上去,羽旄和干鏚交替传递。这样的祭祀仪式是为了祈求国家安宁、万物和谐。诗词中强调了德行的重要性,认为唯有德行高尚,国家才能安定,两仪(阴阳)才能和谐,三才(天、地、人)才能保持平衡,四时(春、夏、秋、冬)才能顺利流转。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祭祀方丘的场景,展现了唐代社会对于德行和和谐秩序的重视。祭祀方丘是古代帝王进行的一种重大祭祀仪式,体现了国家的统治者对于社会秩序和人伦道德的重视。诗词中的玉币、牲牷、羽旄、干鏚等象征着祭祀的庄严和尊贵,彰显了祭祀仪式的盛大气派。
诗词的诗意主要表达了德行对于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性。只有德行高尚,国家才能太平,社会才能和谐。同时,诗词中的两仪、三才、四时的概念也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中的思想体系,强调了宇宙间各种要素的相互关系和协调。通过祭祀仪式,人们希望能够维持这种和谐秩序,使国家繁荣昌盛,四时顺利轮转。
这首诗词以其庄重雄伟的场景描写和深刻的诗意,展现了唐代社会的价值观和思想观念。它表达了对于德行和和谐秩序的追求,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中对于道德伦理和宇宙秩序的重视,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七十九年间,大地遭欺诳。且喜葛藤根,今朝曝地断。后代儿孙,三马九乱。
世人作梅词,下笔便俗。予试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耳。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沈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云连万木夕沈沈,草色泉声古院深。闻说羊车趋盛府,何言琼树在东林。松筠自古多年契,风月怀贤此夜心。惆怅送君身未达,不堪摇落听秋砧。
恰则春来春又去。凭谁说与春教住。与问坐中人。几回迎送春。明年春更好。只怕人先老。春去有来时。愿春长见伊。
一掬天和金粉腻。莲子心中,自有深深意。意密莲深秋正媚。将花寄恨无人会。桥上少年桥下水。小棹归时,不语牵红袂。浪浅荷心圆又碎。无端欲伴相思泪。
敬之敬之,天维显思。命不易哉,无曰高高在上。陟降厥士,日监在兹。维予小子,不聪敬止。日就月将,学有缉熙于光明。佛时仔肩,示我显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