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灶无烟过午时,可怜童鹤望邻炊。
饥来细把梅花嚼,不信梅花不疗饥。
顾逢,字君际,号梅山,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尝举进士不第,学诗于周弼,与同时陈泷、汤仲友、高常擅名于理宗端平、淳祐间,有苏臺四妙之称。长于五言,弼称之爲顾五言,自署其居爲五言田家。有诗十卷,已佚。元初辟爲吴郡教谕,卒年七十四。事见明正德《姑苏志》卷五四、《元诗选》癸集甲。 顾逢诗,据《诗渊》等书所录,编爲一卷。按:明《诗渊》辑顾逢诗,似将逢与梅山顾先生视爲二人,诗中并有《顾逢诗集》之题,是否一人已不能明。
《嚼梅》,是宋代诗人顾逢的作品。这首诗以冷灶无烟、童鹤望邻炊的景象为题材,描绘了一个寒冷的午后时刻。诗人在饥饿之下咀嚼梅花,表达了对梅花的特殊情感和对其疗饥的信念。
译文:
冷灶无烟过午时,
可怜童鹤望邻炊。
饥来细把梅花嚼,
不信梅花不疗饥。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以冷灶无烟的场景开篇,暗示了一个寂静的冬日午后。诗人将目光投向邻居家中的炊烟,而自己却只有冷灶,似乎体现出他的孤独和贫困。童鹤望邻炊的描写更加凸显了这种对温暖和满足的渴望。
然而,诗人并没有沉溺于自己的困境,而是选择用一种特殊的方式来抚慰内心的饥饿感。他细嚼梅花,这种行为既表现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也表达出对梅花疗饥的深信。这种意象上的转化,将对物质欲望的追求转变为文化与精神的享受,体现了诗人的意志和心态。
《嚼梅》以简洁明了的语言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同时也展现了生活的艰辛和诗人的坚韧。诗人通过咀嚼梅花来寻找内心的慰藉,表达出对精神寄托和文化追求的追寻。这首诗以其独特的主题和情感表达,引人深思,是宋代诗歌中的一颗瑰宝。
扪萝入石径,野衲栖其间。杖锡知何处,留云守禅关。当户走饥鼠,隔林巢白鹇。候久移晚照,困来漱寒湾。翛然非人世,欲去且复还。木杪猿一声,六窗契山山。
羽籥低昂文缀已,干戚蹈厉武行初。望岁祈农神所听,延祥介福岂云虚。
结交三十载,同游一万里。情为契阔生,心由别离死。拜恩前后人,从宦差池起。今尔归汉东,明珠报知己。
昔禹别九州,导洛自熊耳。熊耳自有两,未審孰为是。东者近成周,西者隔丹水。书传称上洛,斯言得之矣。
万物都寂寂,堪闻弹正声。人心尽如此,天下自和平。湘水泻秋碧,古风吹太清。往年庐岳奏,今夕更分明。
三茎瘦竹两株松,瑟瑟翛翛韵且同。抱节乍离新涧雪,盘根远别旧林风。岁寒相倚无尘地,荫影分明有月中。更待阳和信催促,碧梢青杪看凌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