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领元戎太乙旗,提封四履镇南篱。
旄倪争向道涂看,名姓亦为蛮徼知。
时务下地毋事酒,春光虽好莫言诗。
经营都了家山去,此是从穷容觞咏时。
李曾伯,字长孺,号可斋,祖籍覃怀(今河南沁阳),侨居嘉兴(今属浙江)。理宗绍定三年(一二三○),知襄阳县。嘉熙元年(一二三七),爲沿江制置司参议官(《宋史》卷四二《理宗纪》)。三年,迁江东转运判官、淮西总领(《景定建康志》卷二六)。淳祐二年(一二四二),爲两淮制置使兼知扬州。九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转运使。移京湖制置使兼知江陵府。宝祐二年(一二五四),改夔路策应大使、四川宣抚使。以事奉祠。起爲湖南安抚大使兼知潭州。六年,再知静江府。復以事罢。景定五年(一二六四),起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曾伯以文臣主军,长于边事,爲贾似道所嫉,于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禠职。寻卒。有《可斋杂稿》三十四卷,《续稿》前八卷、后十二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宋史》卷四二○有传。 李曾伯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康熙影宋抄本(简称影宋本,藏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将至桂林戒弗作诗饮酒》
诗意: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李曾伯在桂林的经历和心情。他因误领了元戎太乙旗,被任命为四履镇南篱的提封官。虽然身处异地,他仍然秉持着忠诚和勤务,不再沉溺于饮酒和作诗。他意识到时务要务是下地工作,而不是沉湎于酒色之中。尽管春光美好,他也不再谈论诗歌。他决定努力经营家业,离开这个贫困的地方,这个时候,他举起酒杯,为自己的经历和愿望歌颂。
赏析: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在桂林的心境和人生态度。通过描述自己误领旗帜、被任命为提封官的经历,以及对饮酒和作诗的戒律,诗人展现了对自我要求和责任的意识。他以深沉的思考和决心,寄托了对未来的期待和渴望。这首诗流露出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和追求的思考,体现了作者对现实的认知和对未来的希冀。
李曾伯以朴实的语言,表达了自己的心声,诗中没有华丽的修辞和华美的词藻,但却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坚定和对人生的思考。他通过自省和决心的转变,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认同和对未来的追求。这首诗词的价值在于它真实地反映了一个普通人在面对困境和责任时的态度和选择,呼唤着人们应当以实际行动回应生活的挑战,不断追求进步和改变。
琅玕转景苍虬立,露脚斜飞冷光湿。人归芳草恨苕苕,剑佩生寒秋水涩。离离箕斗正相望,交流帐合金波入。风前摇袂思沉沉,雷云不动蛟龙蛰。
主人风度不尘埃,幻作东西两洞来,惟有桑田变陵谷,直从心地起楼台。水于曲处流觞出,山到尽头留屐回。倦客几时归去得,税园随分买花栽。
长夏忽云过,徂年行且休。川原方渴雨,草木已惊秋。露蔓晨犹泫,风蝉暮更遒。明窗对清镜,世事判悠悠。
珍重通州守,凝香足燕清。海风喧夜永,江日汤春明。未废于灯读,应添折发生。长沙休赋鵩,归作汉公卿。
茅檐小屋对青山,只有渊明一味闲。手把黄花玩尊酒,宛然风味义熙间。
庙堂无计息干戈,国士衔冤未泊罗。尽五指天均日月,八千里地旧山河。人无远虑心徒切,里有新丧巷不歌。况是十年芹泮客,倚阑尤觉泪滂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