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回山崦两三家,招颭东风酒旆斜。
羸马送曛行自急,峭寒欺客晚还加。
日边雁足应传信,竹外梅梢合放花。
指点东城归路鴪,一川流水闹栖鸦。
王之道(一○九三~一一六九),字彦猷,自号相山居士,无爲(今属安徽)人。与兄之义、弟之深同河徽宗宣和六年(一一二四)进士第,因对策极言联金伐辽之非,抑置下列。钦宗靖康初调和州歷阳县丞,摄鸟江令,以奉亲罢。金兵南侵,率乡人退保胡避山。镇抚使赵霖命摄无爲军,朝命爲镇抚司参谋官。高宗绍兴间通判滁州,因上疏反对和议忤秦桧,责监南雄州溪堂镇盐税,会赦不果行,居相山近二十年。秦桧死后,起知信阳军,歷提举湖北常平茶盐、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孝宗干道五年卒,年七十七。有《相山集》三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作二十六卷、《宋史·艺文志》作二十五卷),己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卷,其中诗十五卷。事见本集卷三○附录宋尤袤《故太师王公神道碑》。 王之道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江南道中》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王之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道路旁边的景象,通过细腻的描写和自然的意象,展示了江南地区的风光和人文景观。
诗词的中文译文:
江回山崦两三家,
招颭东风酒旆斜。
羸马送曛行自急,
峭寒欺客晚还加。
日边雁足应传信,
竹外梅梢合放花。
指点东城归路鴪,
一川流水闹栖鸦。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江南地区的自然景色为背景,描绘了一条道路旁的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勾勒出江南地区的山水风光和人文景观,展示了江南地区的独特之美。
诗的开头,诗人描述了江水回旋,山崦起伏,路旁有几户人家,给人一种宁静和宜居的感觉。然后,诗人描绘了东风吹拂的场景,旗帜斜倚,预示着春天的来临。这里的描写既展示了自然景色的美丽,又抒发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
诗的中间部分,诗人描写了一匹瘦弱的马匹,急急地送着主人行驶在黄昏的路上。这里的描写在情感上增加了一丝紧迫感和焦急感,凸显了主人的归途之迫切。
接着,诗人表现出严寒的气候,欺负着迟迟归来的旅客,晚霞的余晖似乎更加寒冷。这里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展示了江南地区的寒冷气候,同时也表达了对迟迟未归的旅人的同情之情。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以日落时雁行飞过的景象为切入点,暗示着消息的传递。在竹林外,梅花的枝梢上开放着花朵,预示着春天的到来。这里的描写展示了江南地区春天的特色景观,给人以希望和生机的感觉。
最后两句诗,诗人指点着东城的归路,归途中的鸟声和江水相互交织,形成了一幅热闹的场景。这里的描写展示了江南地区繁华的城市景象,也表达了对归途的期待和喜悦之情。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江南地区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自然的意象,展示了江南地区的美丽和独特之处。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对迟迟未归的旅人的同情以及对归途的喜悦之情。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给人以美好的联想和思考。
琅玕转景苍虬立,露脚斜飞冷光湿。人归芳草恨苕苕,剑佩生寒秋水涩。离离箕斗正相望,交流帐合金波入。风前摇袂思沉沉,雷云不动蛟龙蛰。
主人风度不尘埃,幻作东西两洞来,惟有桑田变陵谷,直从心地起楼台。水于曲处流觞出,山到尽头留屐回。倦客几时归去得,税园随分买花栽。
长夏忽云过,徂年行且休。川原方渴雨,草木已惊秋。露蔓晨犹泫,风蝉暮更遒。明窗对清镜,世事判悠悠。
珍重通州守,凝香足燕清。海风喧夜永,江日汤春明。未废于灯读,应添折发生。长沙休赋鵩,归作汉公卿。
茅檐小屋对青山,只有渊明一味闲。手把黄花玩尊酒,宛然风味义熙间。
庙堂无计息干戈,国士衔冤未泊罗。尽五指天均日月,八千里地旧山河。人无远虑心徒切,里有新丧巷不歌。况是十年芹泮客,倚阑尤觉泪滂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