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女独垂发,少年唯一身。
无家空托墓,主祭不从人。
相吊有行客,起庐无旧邻。
江头闻哭处,寂寂楚花春。
张籍,字文昌,苏州吴人,或曰和州乌江人。贞元十五年登进士第,授太常寺太祝。久之,迁祕书郎。韩愈荐为国子博士,歷水部员外郎、主客郎中。当时有名士皆与游,而愈贤重之。籍为诗长于乐府,多警句,仕终国子司业。诗集七卷,今编为五卷。
诗词:《江陵孝女》
孝女独垂发,
少年唯一身。
无家空托墓,
主祭不从人。
相吊有行客,
起庐无旧邻。
江头闻哭处,
寂寂楚花春。
中文译文:
孝女只剩一人,
年少无依身。
家破人亡墓空荒,
主祭无人陪。
有远方的行客前来吊唁,
却没有旧邻人相伴。
在江边听到哭声传来,
寂寥无人的时候,楚国的花春天。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个名叫江陵的女子,她年轻时丧失了父亲和兄弟,成为了家中仅有的一个孝女。诗人用简洁凄凉的文字描绘了江陵孝女的生活境遇。
诗的第一句“孝女独垂发”,表现了江陵孝女年轻时失去了父亲和兄弟,成为了家中唯一的女儿。她以孝顺的姿态,垂下头发,表达对亲人的怀念和悲伤。
诗的第二句“少年唯一身”,进一步强调了江陵孝女的孤独无依,她没有伴侣和支持,只能独自面对生活的艰辛和困顿。
诗的第三句“无家空托墓”,描述了江陵孝女的家境贫困,无法安置亡父和兄弟的坟墓。她虽然无家可归,但仍然承担着主持祭祀的责任,表示她对亲人的怀念和敬重。
诗的第四句“主祭不从人”,说明江陵孝女没有家人或亲戚支持她的祭祀活动,她只能独自承担所有的仪式。这表现了她坚持传统的孝道和敬祭之心。
诗的第五句“相吊有行客”,表明有远方的人前来吊唁江陵孝女的亲人,表示了对他们的怀念和悲痛。但是,诗的第六句“起庐无旧邻”,则揭示了她已经没有旧邻人的相伴,再次强调了她的孤独和无依。
诗的最后两句“江头闻哭处,寂寂楚花春”,描绘了江陵孝女在江边听到了悲声,这可能是她哭泣的声音,也可能是她为亲人扫墓而感到哀伤的声音。诗人使用了“寂寂”来形容这个场景,强调了江陵孝女的孤单和沉默。将这一场景和楚国的花春相联系,传达了江陵孝女内心深处的感伤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总体上,这首诗以简洁凄凉的笔触刻画了江陵孝女的孤独和坚持传统孝道的精神。通过描绘她的境遇,诗人表达了对家人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无奈,展现出中国古代儿女对父母的孝心和对亲情的珍视。
棣陨双葩泪洒红,百年已短更匆匆。祗今风雪栖栖景,地老天荒一个鸿。
一从蔷薇绿,经秋忆故庐。乡书夜来到,只是更愁予。
烟外斜阳,云中远岫。翠眉轻补胭脂漏。回波都是断肠声,断肠更听哀猿吼。暮雨凝愁,朝云*酒。余怀远寄湓江口。世间木石本无情,如何
春风曾见桃花面。重见胜初见。两枝独占小春开。应怪刘郎迷路、又重来。旁人应笑髯公老。独爱花枝好。世间好景不长圆。莫放笙歌归院、且尊前。
吴中好处是苏州,却为王程得胜游。半世三江五湖棹,十年四泊百花洲。岸傍杨柳都相识,眼底云山苦见留。莫怨孤舟无定处,此身自是一孤舟。
向晚南屏路,相携上钓。山根晴亦湿,湖面夜难昏。月色留吹笛,鸥群回洗樽。来寻林处士,地下有知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