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次韵和呈,因以自见穷寂之态
华灯高宴水精宫。
浪花中。
意无穷。
十载江湖,重绾汉符铜。
应有青藜存往事,人缥缈,佩丁东。
卧听萧寺响疏钟。
渡溪风。
转空濛。
月上孤窗,邻唱有渔翁。
追念使君清坐久,歌一发,恨千里。
沈与求(1086—1137),宋代大臣。字必先,号龟溪,湖州德清(今属浙江)人。政和五年进士。历官明州通判、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吏部尚书兼权翰林学士兼侍读,荆湖南路安抚使、镇江知府兼两浙西路安抚使、吏部尚书、参知政事、明州知府、知枢密院事。著有《龟溪集》。
沈与求,生于宋哲宗元祐元年,卒于高宗绍兴七年,年五十二岁。政和五年(1115)登进士第。累迁至明州通判。上疏论执政,迁兵部员外郎。自劾以为言苟不当,不应得迁;乃除殿中侍御史。尝取古今屯田利害,为集议二卷上之。累官御史中丞,知无不言,前后凡四百奏,言甚切直。迁吏部尚书,兼翰林学士。金人入寇,赞高宗亲征。累进知枢密院事。卒,谥忠敏。《宋史》卷三七二有传。
《江城子》是宋代沈与求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婉约派的风格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考。
诗中以华灯高宴、水精宫为背景,描绘了繁华热闹的江城夜景,浪花中蕴含着无尽的意境。诗人通过这样的景象来反衬自己的穷寂之态,表达了对世俗喧嚣和浮华的厌倦。
诗人回顾了十年的江湖生涯,重绾汉符铜,象征着他在江湖中的身份和角色。他提到应该有一片青藜来保存过去的记忆,但现实却是人事如梦,一切都变得模糊不清。他躺在床上倾听萧寺的疏钟声,渡溪风带来的声音在空中飘荡。月亮升起,照射着孤窗,邻居唱歌的渔翁的声音隐约传来。这些景象和声音唤起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思念。
诗人追念使君的清雅坐久,对他的歌声产生了深深的怀念和遗憾,歌一发,恨千里。整首诗透露出一种对逝去时光和美好事物的怀念之情,以及对现实的不满和忧伤。
这首诗词通过对江城夜景和诗人内心情感的描绘,展现了对虚妄浮华的疏离和对过去时光的追忆,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忧伤和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它以婉约的笔触,细腻而含蓄地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诗人的情感世界,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题墨暗颓垣,峥嵘岁序迁。旧僧霜发满,老柏瘦根穿。客少庭多草,村饥供乏钱。重来犹晚暑,清盥挹寒泉。
数日君不来,欲赋莫云诗。今朝忽过我,欢然如先期。谈论已忘倦,坐卧犹忘机。正尔踌躇间,袖出言别诗。且知束锦囊,届途无多时。使我心为感,使我心为悲。此意竟何如,写作送行诗。君不鄙我句,喜色形须眉。明朝天一方,胥会知何时。
扬州云气郁佳哉,百虑方横吉语来。却看诗书安隐在,竹篱阴里得时开。
敢谓神仙手,多怀老比丘。编联来鹿野,酬唱在龙楼。洛浦精灵慑,邙山鬼魅愁。二南风雅道,从此化东周。
梅妆堪点额,觉残雪、未全消。忽春递南枝,小窗明透,渐褪寒骄。天公似怜人意,便挽回、和气做元宵。大守公家事了,何妨银烛高烧。旋开铁锁粲星桥。快灯市、客相邀。且同乐时平,唱弹弦索,对舞纤腰。传柑记陪佳宴,待说来、须更换金貂。只恐出关人早,鸡鸣又报趣朝。
驯于蹇驴,清于赐驹,我行尔从。幸柴车堪驾,何惭韩众,药苗可采,长伴庞公。野涧泉甘,阳坡草暖,有柏叶松枝充短供。休梦想,去游灵囿沼,入望夷宫。与夸夺子争雄。生与死未知谁手中。况嗾獒者众,放_人少,大将触网,小亦伤弓。风月和柔,山林深密,折角何如且养茸。二虫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