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龙戏舞近幽宫。
乱山中。
似途穷。
绿野堂深,门敝兽铺铜。
无限青瑶攒峭壁,花木老,映西东。
消磨万事酒千钟。
一襟风。
鬓霜蒙。
忧国平生,堪笑已成翁。
惟有经纶心事在,承密诏,看重重。
沈与求(1086—1137),宋代大臣。字必先,号龟溪,湖州德清(今属浙江)人。政和五年进士。历官明州通判、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吏部尚书兼权翰林学士兼侍读,荆湖南路安抚使、镇江知府兼两浙西路安抚使、吏部尚书、参知政事、明州知府、知枢密院事。著有《龟溪集》。
沈与求,生于宋哲宗元祐元年,卒于高宗绍兴七年,年五十二岁。政和五年(1115)登进士第。累迁至明州通判。上疏论执政,迁兵部员外郎。自劾以为言苟不当,不应得迁;乃除殿中侍御史。尝取古今屯田利害,为集议二卷上之。累官御史中丞,知无不言,前后凡四百奏,言甚切直。迁吏部尚书,兼翰林学士。金人入寇,赞高宗亲征。累进知枢密院事。卒,谥忠敏。《宋史》卷三七二有传。
《江城子(和叶左丞石林)》是宋代沈与求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鱼龙在幽宫附近戏舞,乱山之中,看似道路无路可通。绿野上的堂屋深邃,门口的兽铺上已褪去了铜色的光泽。无尽的青瑶石峭壁堆叠,花木已经苍老,倒映着东西方。消磨着万事的酒,喝下千钟。一襟风衣,鬓角上覆盖着霜。忧国忧民是我一生的事业,可笑地已经成为了一个老翁。只有治理国家的事情仍然在心头,承受着机密的诏令,一重又一重地看。
诗意:
这首诗词以写景抒怀的方式表达了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和对政治事务的关注。诗中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山水画面,鱼龙戏舞、绿野深邃、青瑶峭壁等景物烘托出朝代政治的动荡和社会的困扰。诗人通过自我调侃表达了对自己忧国忧民的责任感和对现实的无奈感。诗中的“经纶心事”指的是治理国家的大事,诗人表示对这些事务的沉重负担和对机密诏令的重视。
赏析:
《江城子(和叶左丞石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宋代社会的动荡和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政治象征,诗人将个人的苦恼与国家大事相结合,表达了对社会困境的关注和对政治现实的思考。诗中的句句皆景,以细腻而富有想象力的描写,展现出山水之间的幽静和岁月的荏苒。同时,通过自嘲和调侃的语言,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国家事务的坚持和对政治现实的无奈。整首诗以景入情,以情彰志,既有写景的唯美意境,又蕴含着对国家和社会的深思,展示了沈与求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对时代的敏锐触觉。
半生飘泊将雏意,百感凄凉舐犊情。露电终非真实相,彭殇何者是长生。
征人去年戍辽水,夜得边书字盈纸。挥刀就烛裁红绮,结作同心答千里。君寄边书书莫绝,妾答同心心自结。同心再解心不离,书字频看字愁灭。结成一夜和泪封,贮书只在怀袖中。莫如书字故难久,愿学同心长可同。
日月双高悬,朝昏自升沉。有如转辘轳,引絙环相寻。而我生其间,所阅几古今。尔来三十年,又作裘氏吟。眠饭寄编简,此身疑白蟫。皇皇走四方,谁是真知音。语欲离舌本,退缩翻如喑。涉世聊尔耳,依阿亦何心。托质既已迂,自谓百炼金。耻作渭水钗,宁为太阿镡。用舍安所之,齿发
一吟一醉一刀圭,真气真精满四肢。若到酒酣眠熟后,满船载宝过曹溪。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太史应须奏德星,老夫相与证高情。杯盘楚楚饶诗兴,写出人閒淡处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