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见性堂》

髑髅沥尽眼头宽,炯炯圆明一颗寒。
莫怪年来昏怕甚,钟声却被鼓声瞒。

作者介绍

释心月(?~一二五四),字石溪,号佛海,俗姓王,眉山(今属四川)人。歷住建康府报恩寺,能仁寺。理宗嘉熙二年(一二三八),入住蒋山太平兴国寺。迁平江府虎丘山云巖寺。淳祐六年(一二四六),入住临安府灵隠景德寺。十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宝祐二年卒。爲掩室禅师法嗣。有《石溪心月禅师语录》三卷、《传衣石溪佛海禅师杂录》一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孙震《石溪心月禅师语录序》、杨栋《御书传衣庵记》。 释心月诗,以辑自《语录》的诗及《语录》、《杂录》中单编的诗合编爲四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见性堂》是宋代释心月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髑髅沥尽眼头宽,
炯炯圆明一颗寒。
莫怪年来昏怕甚,
钟声却被鼓声瞒。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景象,通过一种象征性的方式,表达了一种深刻的内心感受。诗中的景物是作者内心世界的映照,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迷茫。

赏析:
整首诗以一种隐喻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感慨和思考。首句描述了一个髑髅(头骨)已经沥尽,眼睛却变得宽大的景象。这里的髑髅和眼睛可以被视作人生的象征,指代年华的流逝和人生的消磨。眼睛的宽大可能暗示了经历的增多,对世界的深刻认识。

接着,第二句“炯炯圆明一颗寒”描述了一颗明亮而寒冷的眼睛。这里的明亮可能指的是作者对人生的觉悟和思考,而寒冷则意味着对世俗欲望的冷漠和超脱。

第三句“莫怪年来昏怕甚”表达了作者对于岁月的迷惘和迷失。它暗示了岁月的流逝给予作者的困惑和恐惧感,作者对于时间的流逝感到迷茫和无助。

最后一句“钟声却被鼓声瞒”则传递了一种深邃的哲理。钟声和鼓声可以被视为人生中两种不同的声音,钟声代表着悠长的时光和沉静,而鼓声则象征着喧嚣和浮躁。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内心真实声音的渴望,希望能够超越世俗的喧嚣,听到真正的内心之声。

总的来说,《见性堂》通过描绘景物和运用隐喻手法,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无常和内心迷茫的思考。诗中充满了哲理和禅意,启发人们思考人生的意义和方向。

  • 《渔父》

    夜钓洞庭月,朝醉巴陵市。却归君山下,鱼龙窟边睡。生涯在何处,白浪千万里。曾笑楚臣迷,苍黄汨罗水。

  • 《和答还卷》

    屈宋功成道不传,后来鸡犬各登仙。留连光景随时俗,盗窃声名至暮年。陷没李陵因北伐,漂流杜甫为南迁。耒阳郴口今吾在,谁与诛茅屋数椽。

  • 《高兄徐仓高弟和刘公之两绝见寄再韵谢之》

    袖手闲居德日新,静安增伴四时春。君方入室慰此老,肯作浮阳愧古人。

  • 《秋夜山中思归送友人》

    萧条对秋色,相忆在云泉。木落病身起,潮平归思悬。凉钟山顶寺,暝火渡头船。此地非吾土,淹留又一年。

  • 《次仲舅韵寄拙庵》

    公居山外我城中,不见成疏见亦空。要是归来当一见,待携藜杖访支公。

  • 《古意四首寄张可与孙晋卿》

    长安城头红日斜,王孙金弹打乌鸦。寄声翠凤穿云去,霜寒莫北梧桐花。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