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甲子雨》

紫阳元日得晴日,晓鹊声边骈贺客。
玉梅烂漫照椒觞,尽我真珠红一石。
祁山山下初立春,马上送迎逢故人。
故人挈榼藉芳划,啼鸟游丝天气新。
吟鞭转入西江路,宝月欲圆碧霄暮。
南方战罢闻者喜,尽道上元仍甲子。
卒然军兴由盗兴,千里无烟况有灯。
鸡犬逃生且未暇,上元之雨吾何憎。
万马还营速须早,放与田家蚕麦好。
甲子之雨恐不可,听彼谣言愁杀我。

作者介绍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爲甲科第一,爲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歷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爲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爲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爲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顔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爲“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爲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爲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爲韵》),即爲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甲子雨》是宋代诗人方回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紫阳元日得晴日,
晓鹊声边骈贺客。
玉梅烂漫照椒觞,
尽我真珠红一石。

祁山山下初立春,
马上送迎逢故人。
故人挈榼藉芳划,
啼鸟游丝天气新。

吟鞭转入西江路,
宝月欲圆碧霄暮。
南方战罢闻者喜,
尽道上元仍甲子。

卒然军兴由盗兴,
千里无烟况有灯。
鸡犬逃生且未暇,
上元之雨吾何憎。

万马还营速须早,
放与田家蚕麦好。
甲子之雨恐不可,
听彼谣言愁杀我。

诗意:
《甲子雨》描绘了一个上元节的雨夜景象。诗中通过描写元日的晴朗天气、友人相聚、鹊鸟鸣叫、花朵绽放等场景,展现了节日的喜庆氛围。

诗词赏析:
诗词开篇以紫阳元日为背景,描绘了晴朗的天气和鹊鸟的鸣叫,预示着一个重要的节日的到来。接着,诗人描述了与友人的相聚,通过喜庆的气氛和饮酒的场景,展现了节日的欢乐和喜庆。

诗中出现了玉梅烂漫、真珠红一石等形象描写,以花朵的灿烂和珍贵来寄托对节日的美好期待和祝福。

诗人进一步描述了初春时节的景象,描绘了春天的气息和故人相逢的欢喜。在游丝轻舞的天空下,诗人用细腻的描写展示了春天带来的新鲜感和喜悦之情。

接下来,诗人转入另一个场景,他骑马行进在西江路上,夜幕降临,指着天空中即将圆满的明月。此时,南方的战争结束,人们欢喜地庆祝上元节,同时提到了甲子年的意象。

然而,诗人却突然转向表达自己的忧虑和感叹。他提到军队的兴起是由于盗匪的兴起,现在虽然战乱结束,但仍然有灯火通明,表明社会仍然存在隐患。然后他谈到鸡犬逃生的紧急情况,暗示着战乱中老百姓的困境。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上元节雨水的欢迎和喜爱,认为这场雨对农田有利,有助于庄稼的生长,与那些传播谣言的人的观点相悖。诗人以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对节日和谣言进行了对比,表达了自己坚定的态度和情感。

整首诗以《甲子雨》为题的诗词是宋代诗人方回所作,通过描绘元日的欢庆场景和对上元节雨水的看法,展示了节日的喜庆氛围和诗人对农田的关切之情。

译文:
紫阳元日得晴日,
晓鹊声边骈贺客。
玉梅烂漫照椒觞,
尽我真珠红一石。

祁山山下初立春,
马上送迎逢故人。
故人挈榼藉芳划,
啼鸟游丝天气新。

吟鞭转入西江路,
宝月欲圆碧霄暮。
南方战罢闻者喜,
尽道上元仍甲子。

卒然军兴由盗兴,
千里无烟况有灯。
鸡犬逃生且未暇,
上元之雨吾何憎。

万马还营速须早,
放与田家蚕麦好。
甲子之雨恐不可,
听彼谣言愁杀我。

诗意与赏析:
《甲子雨》以元日的晴朗天气作为开篇,描绘了鹊鸟鸣叫、贺客相聚等喜庆的场景,表现了节日的喜庆和热闹,诗人以此烘托出一个重要节日的到来。

诗中出现了玉梅烂漫、真珠红一石等形象描写,以花朵的灿烂和珍贵来寄托对节日的美好期待和祝福。

接下来,诗人描写了初春时节的景象,山下初立春意味着春天的来临,马上送迎逢故人,展示了节日的欢乐和友谊。

诗人进一步描述了春天的气息,鸟儿在游丝轻舞的天空中啼鸣,天气新鲜,给人以希望和喜悦的感觉。

随后,诗人转入另一个场景,骑马行进在西江路上,夜幕降临,指着即将圆满的明月,南方的战争已经结束,人们因此而庆祝上元节,同时提到了甲子年的意象。

然而,诗人却突然转向表达自己的忧虑和感叹。他提到军队的兴起是由于盗匪的兴起,现在虽然战乱结束,但仍然有灯火通明,表明社会仍然存在隐患。然后他谈到鸡犬逃生的紧急情况,暗示着战乱中老百姓的困境。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上元节雨水的欢迎和喜爱,认为这场雨对农田有利,有助于庄稼的生长,与那些传播谣言的人的观点相悖。诗人以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对节日和谣言进行了对比,表达了自己坚定的态度和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节日欢庆和社会现象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节日的喜庆之情和对社会的思考,既有

  • 《山斋》

    虽愧荷鉏叟,朝来亦不闲。自剪墙角树,尽纳溪西山。经行天下半,送老此途间。日暮烟生岭,离离飞鸟还。

  • 《老人生朝为寿》

    迎侍京华又见春,天时人事一番新。丙申儿遇丙申岁,己卯爷逢己卯辰。本分法门行得熟,长生样子学来真。斑衣奉酒多为寿,满眼光风正可人。

  • 《早春雪后赠洛阳李长官长水郑明府二同年》

    献岁晴和风景新,铜驼街郭暖无尘。府庭共贺三川雪,县道分行百里春。朱绂洛阳官位屈,青袍长水俸钱贫。有何功德纡金紫,若比同年是幸人。

  • 《灌园》

    荒陂渺渺接连筒,葱叶青青芥叶红。不道虞卿著书手,白头衣食野人同。

  • 《蛛丝巧》

    蛛丝虽巧能害物,蚕丝虽拙能利人。害物晨昏一饱足,利人往往害及身。乃知巧者能远祸,拙者生死常为邻。吾宁为蚕勿为蛛,所愿杀身以成仁。千丝万缕何足恤,要令寒谷偕阳春。

  • 《次韵冯弋同年》

    细雨蒙蒙江雾昏,坐曹聊且免泥奔。卖盐酤酒知同病,一笑何劳赋北门。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