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嘉定间赠丁寺丞使虏》

故宫龙德尚如新,忍使衣冠拜虏尘。
九世旧仇犹有憾,百年中国岂无人。
金缯第一休教遣,伯侄从今莫强亲。
天与此时那可共,堂堂虏使正精神。

作者介绍

陈宓(一一七一~一二三○),字师復,学者称復斋先生,莆田(今属福建)人。俊卿子。少及登朱熹之门,长从黄榦学。以父荫入仕。宁宗庆元三年(一一九七),调监南安盐税(本集《丁巳选调》)。歷主管南外睦宗院,再主管西外。嘉定三年(一二一○),知安溪县(明嘉靖《安溪县志》卷六)。七年,入监进奏院,迁军器监簿。九年,因建言忤史弥远,出知南康军。任满,改知南剑州,创延平书院。十七年,命知漳州,闻宁宗卒,乞致仕。理宗宝庆二年(一二二六),起提点广东刑狱,未上,主管崇禧观。绍定三年卒,年六十。追赠直龙图阁。有《復斋先生龙图陈公文集》二十三卷等。事见清干隆《福建通志》卷四四,《宋史》卷四○八有传。 陈宓诗,以清抄《復斋先生龙图陈公文集》(藏南京图书馆)爲底本。底本形式尚整饬,但错漏极多,除少量酌校有关书引录,大量明显形误字、别体字径改;涉及文义的误字,改后加校;部分无法确定的错漏,加校。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嘉定间赠丁寺丞使虏》是宋代陈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故宫龙德尚如新,
忍使衣冠拜虏尘。
九世旧仇犹有憾,
百年中国岂无人。

这首诗词以嘉定间(指南宋时期的和议)为背景,描绘了当时与北方民族金国的和议派遣虏使的情景。诗词开头提到了故宫,将龙德(指皇帝)的尊严与威严比喻为新的,意味着中国的尊严依然存在。然而,作者在下文中表达了内心的矛盾。

"忍使衣冠拜虏尘"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屈辱和痛苦,他不得不屈服于外族的压迫,以示服从。这种屈辱使作者感到痛心,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九世之久的仇恨依然存在。

"九世旧仇犹有憾,百年中国岂无人"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仇恨的延续和对中国民族精神的坚持。尽管历经九世之久的敌对关系,中国依然有人继续坚守民族尊严。

"金缯第一休教遣,伯侄从今莫强亲"这两句话表达了作者对金国虏使的不满和愤慨。金缯指的是金国皇帝赐给宋使者的礼物,作者暗示不应接受这种屈辱的礼物。作者还强调了伯侄之间的亲情,暗示不能因为个人的利益而背叛国家和家族的尊严。

最后两句"天与此时那可共,堂堂虏使正精神"表达了作者对当时形势的无奈和对虏使的精神品质的称赞。作者认为当时的政治局势造成了无法与天共济的困境,虏使虽然身处敌国,但仍保持着一种正直和威严的精神。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中国与金国的和议派遣虏使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屈辱和仇恨的痛苦,以及对中国民族精神和尊严的坚守。诗中的矛盾情感、对历史仇恨的延续和对家族尊严的坚守,展现了作者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情厚意。

  • 《过高将军墓》

    原上新坟委一身,城中旧宅有何人。妓堂宾阁无归日,野草山花又欲春。门客空将感恩泪,白杨风里一沾巾。

  • 《偈颂一百五十首》

    青山白云,红尘闹市,见成公案,理当即行。为什么不知有,公验分明。

  • 《山中新霁》

    一雨喜还晴,晓山青复青。乔松清老眼,啼鸟悦幽情。与客评诗卷,看僧育佛经。更怜清绝处,泉泻佩琚声。

  • 《点绛唇》

    翠幄园林,火云方绽南薰起。玉轮天外。夜色凉如水。况有清歌,劝我尊浮蚁。拚沈醉。万花丛里。一枕朦胧睡。

  • 《春晚二首》

    春雨过前溪,垂杨树树低。绿窗人不语,惟有晓莺啼。

  • 《和李光祖》

    男子升沉自有诗,莫轻感慨叹稽迟。古来常患才难得,道在宁忧世不知。会际亨嘉膺昼接,且接粗粝疗朝饥。他年富贵君何虑,造物于人岂有私。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