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舆去马禁城空,丰乐楼消一炬红。
说与吴侬莫惆怅,龙墀犹化梵王宫。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爲甲科第一,爲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歷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爲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爲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爲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顔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爲“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爲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爲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爲韵》),即爲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记正月二十五日西湖之游十五首》是宋代诗人方回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正月二十五日游览西湖的情景。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来舆去马禁城空,
丰乐楼消一炬红。
说与吴侬莫惆怅,
龙墀犹化梵王宫。
这首诗词的诗意表达了作者的游览西湖时的感受和触动。
首先,"来舆去马禁城空"描绘了作者从禁城出发前往西湖的情景,禁城空荡无人,车马稀少。这一句意味着作者离开了喧嚣繁忙的都市,踏上了一段宁静的旅程。
接着,"丰乐楼消一炬红"描绘了丰乐楼的景象。丰乐楼是西湖的一处名胜,作者看到楼上的灯火已经熄灭,象征着夜晚已经深入,游人渐渐离去。一炬红指的是灯光,它随着游客的离去而逐渐消散,暗示了游人纷纷归去的情景。
接下来的两句"说与吴侬莫惆怅,龙墀犹化梵王宫"则表达了作者对西湖的赞美之情。吴侬指的是杭州人,作者在这里与吴侬交谈,告诉他不要感到失望和沮丧。"龙墀犹化梵王宫"描绘了西湖的美景如同梵王宫般壮丽。梵王宫是佛教中的神殿,此处用来比喻西湖的美丽,意味着西湖景色如仙境一般,令人陶醉。
整首诗通过描绘禁城空荡的场景、渐渐消散的灯火和对西湖美景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在西湖游览时的宁静和愉悦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西湖的美丽和令人陶醉的魅力。
从容此日见清规,玉佩琼琚杜拾遗。携李转闻风教好,苍生从此得伸眉。
靠葛藤樁,握龟毛拂。绝学无为,黑山鬼窟。直饶瞥转机轮,眼里闻香,耳中观色。我且问,瓶内底是何物。
遥望湖塘炬火迎,才归村舍雨如倾。畏途回首知安在,催唤儿童暖酒铛。
云卷山光到眼前,满川摇落早秋天。客来系马成何事,风雨寒窗一觉眠。
王家傍绿池,春色正相宜。岂有楼台好,兼看草树奇。石榴天上叶,椰子日南枝。出入千门里,年年乐未移。
潇湘秋气高,群木秃如指。粲粲朱实繁,傲霜如有喜。愿言事封殖,勿使间棘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