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寄彰明任光禄遵圣》

轩轩任公子,本是钓鳌人。
手把虹蜺竿,一举百万钧。
得鳌谓无用,坐卷千丈纶。
却自絓蚯蚓,浅濑收纤鳞。
悠悠世上儿,不识此有神。
但将俗士眼,下视穷水滨。

作者介绍

文同(一○一八~一○七九),字与可,号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梓州永泰(今四川盐亭东)人。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进士,初仕邛州军事判官。至和二年(一○五五)调静难军节度判官,嘉祐四年(一○五九)召试馆职。六年,出通判邛州。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改汉州。三年,迁知普州。神宗熙宁三年(一○七○)召知太常礼院。因议新法不合,四年,出知陵州,歷知兴元府、洋州。元丰元年(一○七八)改知湖州。二年,赴任途中卒于陈州,年六十二。文同除诗外尤以墨竹知名,画家称文湖州竹派。后人编有《丹渊集》四十卷,拾遗二卷,附范百禄所撰墓志及家诚之所撰年谱。《宋史》卷四四三有传。 文同诗二十卷,以《四部丛刊》初编影印毛晋汲古阁重刊明万历三十八年吴一标刻《陈眉公先生订正丹渊集》爲底本,参校明万历四十年蒲以怿刊《新刻石室先生丹渊集》(简称新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梁山舟校新刻本(简称梁校,藏南京图书馆),及近人傅增湘校汲古阁本(简称傅校,藏北京图书馆)。另辑录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寄彰明任光禄遵圣》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文同。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轩轩任公子,本是钓鳌人。
手把虹蜺竿,一举百万钧。
得鳌谓无用,坐卷千丈纶。
却自絓蚯蚓,浅濑收纤鳞。
悠悠世上儿,不识此有神。
但将俗士眼,下视穷水滨。

诗意:
这首诗以钓鳌的情景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于世俗眼光的反思和对真实价值的思考。诗人自称轩轩任公子,本是擅长钓鳌的人。他手握着一根虹蜺竿,一挥之间能够拿下重达百万钧的大鳌。然而,当他捕获到大鳌后,却发现它对他毫无用处,只能坐卷千丈长的鱼线。于是,他放下了大鳌,转而捕捉细小的蚯蚓,收获了那些纤细的鳞片。

诗人通过这个寓言式的场景,表达了一种对于世俗追求和价值观的质疑。他认为世人繁忙于追逐权势和财富,却忽略了真正的价值和精神层面的追求。他将这种视野狭窄的态度比作俗士的眼光,将自己与之对立,并呼吁人们不要只盯着那些表面的虚荣和权势,而是要放眼于更深层次的事物。

赏析:
这首诗以钓鳌为主题,通过对比大鳌和蚯蚓的形象,寓意深远。大鳌象征着权势和物质财富,而蚯蚓则代表了微小的、真实的细节和精神层面的追求。诗人通过描写自己不再追逐大鳌,转而捕捉蚯蚓的情节,表达了他对于传统的功名利禄的追求的颠覆和质疑。

诗人通过对鱼竿、鱼线和鱼鳞等物象的描绘,展示了自己对于细微之处的关注和对于真实价值的追求。他认为世人过于注重外在的表象,而忽略了内在的美和精神的追求,因此呼吁人们要放下眼前的功名利禄,重新审视生活中那些被忽略的细节和真实的存在。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比和隐喻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于世俗追求的批判和对真实价值的探寻。这首诗从一个小小的钓鱼场景出发,引发了人们对于人生意义、追求的思考,具有启发性和警示意义。

  • 《步月谣》

    琅玕转景苍虬立,露脚斜飞冷光湿。人归芳草恨苕苕,剑佩生寒秋水涩。离离箕斗正相望,交流帐合金波入。风前摇袂思沉沉,雷云不动蛟龙蛰。

  • 《秀野》

    主人风度不尘埃,幻作东西两洞来,惟有桑田变陵谷,直从心地起楼台。水于曲处流觞出,山到尽头留屐回。倦客几时归去得,税园随分买花栽。

  • 《六月晦日作》

    长夏忽云过,徂年行且休。川原方渴雨,草木已惊秋。露蔓晨犹泫,风蝉暮更遒。明窗对清镜,世事判悠悠。

  • 《寄通州徐居厚使君》

    珍重通州守,凝香足燕清。海风喧夜永,江日汤春明。未废于灯读,应添折发生。长沙休赋鵩,归作汉公卿。

  • 《九日》

    茅檐小屋对青山,只有渊明一味闲。手把黄花玩尊酒,宛然风味义熙间。

  • 《忧世寄清溪友人》

    庙堂无计息干戈,国士衔冤未泊罗。尽五指天均日月,八千里地旧山河。人无远虑心徒切,里有新丧巷不歌。况是十年芹泮客,倚阑尤觉泪滂沱。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