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妄作功名想,说着长安喜欲狂。
多病年来怕奔走,却思云壑置藤床。
裘万顷(?——~一二一九),字元量,号竹斋,江西新建(今江西南昌)人。孝宗淳熙十四年(一一八七)进士(明嘉靖《江西通志·人物志》)。光宗绍熙四年(一一九三)授乐平簿(《慈湖年谱》卷一)。宁宗嘉定六年(一二一三),召除吏部架阁。七年,迁大理寺司直,寻出爲江西抚干,秩满退隠西山。十二年再入江西幕,未及一月卒于官所。有《竹斋诗集》三卷,至明代始有刊本。事见本集附录宋杨简《大理司直裘竹斋墓志铭》、吴潜《乞裘竹斋幸元龙遗泽表》。 裘万顷诗,以宜秋馆刊裘氏裔孙裘镜秋手校之《宋人集·甲编》三卷、附录一卷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小集)。新辑断句一联附于卷末。
诗词:《寄元龄弟五首》
作者:裘万顷
朝代:宋代
【诗词中文译文】
少年妄作功名想,
说着长安喜欲狂。
多病年来怕奔走,
却思云壑置藤床。
【诗意和赏析】
《寄元龄弟五首》是宋代诗人裘万顷的作品之一。这首诗以自述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功名利禄的幻想和对现实生活的厌倦之情。
诗的第一句“少年妄作功名想”,表达了年轻时对功名地位的妄想。年轻的人常常怀抱着雄心壮志,憧憬功成名就,追求权力和地位。然而,这种妄想往往是虚幻的,充满了对未知未来的遐想。
接下来的一句“说着长安喜欲狂”,描绘了作者对长安这个权力中心的向往。长安作为当时的都城,象征着权力和荣耀,许多人都渴望进入其中,追求一席之地。作者对长安的向往之情,表现出他对功名的追求和对更好生活的渴望。
然而,诗的第三句“多病年来怕奔走”,却显示了作者由于多年的疾病而对奔波劳碌感到畏惧。作者或许在实际生活中遭遇了种种困扰和病痛,导致他不再渴望追逐功名和权力,而是更加珍惜平静和宁静的生活。
最后一句“却思云壑置藤床”,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山水的向往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云壑藤床是一种简朴的居住方式,暗示了作者对繁华世界的远离,倾向于返璞归真的生活方式。通过在自然环境中放松身心,作者寄托了自己对宁静与自由的期望。
整首诗抒发了作者对功名虚妄的认识,以及对现实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由宁静的向往。通过对追求功名与返璞归真生活方式的对比,展现了作者的心境和情感,体现了宋代文人士人生观的一种倾向。
天街云骑拥青騧,明月参差印帽纱。簇仗旌旗相掩映,报班钟鼓未停挝。晨光隐约通三殿,和气氤氲满万家。朝下迥无人语杂,早莺啼出内园花。
愧惭禅嫡来相问,刮目探怀授珍蕴。已轻安石为老生,更恼王筠赋强韵。
落日淡芳草,烟际一鸥浮。西湖好处,君去千里为谁留。坐想敬亭山下,竹映一溪寒水,飞盖共追游。况有尊前客,相对两诗流。笑谈间,风满座,气横秋。平生壮志、长啸起舞看吴钩。红白山花开谢,半醉半醒时节,春去子规愁。梦绕水西寺,回首谢公楼。
虏横干戈密,官清财赋强。饥年无饿莩,乱后有金汤。五郡树佳政,诸公交荐章。忠言动天听,惜去把麾忙。
羌管横吹万点梅,汉葭微透半铢灰。从知急景彫年驶,更著惊飚截道催。掠野已空征鸟厉,叫云欲曙泽鸿哀。布食小作须臾忍,多少无眠待暖回。
微云霮{上雨下对}弄余春,清晓微寒尚着人。重理夹衣温卯酒,绿阴啼鸟闭衡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