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羁卧山中》

卧壑迷时代,行歌任死生。
红颜意气尽,白璧故交轻。
涧户无人迹,山窗听鸟声。
春色缘岩上,寒光入溜平。
雪尽松帷暗,云开石路明。
夜伴饥鼯宿,朝随驯雉行。
度溪犹忆处,寻洞不知名。
紫书常日阅,丹药几年成。
扣钟鸣天鼓,烧香厌地精。
倘遇浮丘鹤,飘飖凌太清。

作者介绍

卢照邻,初唐诗人。字升之,自号幽忧子,汉族,幽州范阳(治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其生卒年史无明载,卢照邻望族出身,曾为王府典签,又出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在文学上,他与王勃、杨炯、骆宾王以文词齐名,世称“王杨卢骆”,号为“初唐四杰”。有7卷本的《卢升之集》、明张燮辑注的《幽忧子集》存世。卢照邻尤工诗歌骈文,以歌行体为佳,不少佳句传颂不绝,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等,更被后人誉为经典。

卢照邻的轶事典故

  卢照邻小的时候非常聪明,获得赏识,获得提升,一直到都尉。但他患了“风疾”(可能是小儿麻痹症或痳疯病),因此不得不退职。

  孙思邈曾悉心为卢照邻调治风疾,照邻问曰:“高医愈疾,奈何?”思邈答:“天有四时五行,寒暑迭居,和为雨,怒为风,凝为雨霜,张为虹霓,天常数也。人之四支五藏,一觉一寐,吐纳往来,流为荣卫,章为气色,发为音声,人常数也。阳用其形,阴用其精,天人所同也。”

  虽然他还试图做门客,但后来他的病越来越严重,双脚萎缩,一只手也残废了。他买了几十亩地来养老,但终因疾病的痛苦,决定与亲属道别,投颍水自杀。由于卢照邻投江自尽的同一年,他的师父孙思邈逝世,于是也有人认为,卢照邻是为了追随他的师傅而去的。

卢照邻的生平

  卢照邻,唐初诗人。字升之,号幽忧子,“初唐四杰”之一。卢照邻的具体生卒年,史无明载。后人只能据其诗作及联系相关事件等,推测其生卒时间:《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载:“约635-约689年,一说约636-695年后”;《唐诗大辞典.修订本》称:“634-686年,一说635-689年”;《唐诗汇评》则记:“约630-约680年后”。都各有说法。

  卢照邻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州)人。出身望族,幼读诗书,曾师从曹宪、王义方受小学及经史,博学能文。

  654年(唐高宗永徽五年),为邓王李裕府典签(据张鷟《朝野佥载》卷六),甚受器重,李裕曾经对别人说:“此吾之相如(司马相如)也。”即是将卢照邻视为西汉文学大家司马相如看待。李元裕是唐高宗李渊的第十七子,是当时皇帝李治的叔父,藏书甚丰,卢照邻利用工作之便(注:唐初典签掌书册簿疏,类似于文书工作),得以博览群书,获益不少。

  663年(唐高宗龙朔末)初,卢照邻调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另一说,卢照邻任益州新都渭时间为668年(唐高宗乾封三年)。

  669年(唐总章二年)底,卢照邻二考秩满去官。

  卢照邻离开蜀地后,寓居洛阳。曾被横祸下狱,因友人救护得免。后染风疾,居长安附近太白山,入山时间一说是674年(上元元年)秋冬,因服丹药中毒,手足残废。后转少室山中之东龙门山,又徙居阳翟具茨山下,买园数十亩,疏凿颍水,环绕住宅,预筑坟墓,偃卧其中。他“自以当高宗时尚吏,己独儒;武后尚法,己独黄老;后封嵩山,屡聘贤士,己已废。著《五悲文》以自明”(《新唐书》本传)。

  政治上的坎坷失意及长期病痛的折磨,卢照邻最后自投颍水而死。河南省禹州市无梁镇龙门村尚家村的河溪西岸有卢照邻墓位,尚存高大的墓冢。

卢照邻的主要作品

  卢照邻的文学作品,《旧唐书》本传及《朝野佥载》载卢有文集20卷。《崇文总目》等宋代书目均著录为10卷,已佚。今存其集有《卢升之集》和明张燮辑注的《幽忧子集》,均为7卷,后者最为通行,有《四部丛刊》影印本,中华书局1980年排印本题《卢照邻集》。《全唐诗》编录其诗2卷。徐明霞点校《卢照邻集》即据7卷本《幽忧子集》,并作《补遗》。傅璇琮著有《卢照邻杨炯简谱》。今人任国绪有《卢照邻集编年笺注》,祝尚书有《卢照邻集笺注》,李云逸有《卢照邻集校注》。《全唐诗》存诗2卷。

作品评述

《羁卧山中》

卧在山谷中迷失了时光,走路唱歌不论生死。红颜的意气已经消尽,白璧石的友情变得轻薄。涧边的门户上没有人的踪迹,山窗边只听见鸟儿的鸣叫声。春天的美景缘着山岩上,寒光进入了溜平。雪已经消融了松树的帘子,云朵散开了石路的明亮。夜晚陪伴着饥鼯鼠宿营,清晨跟随着驯养的雉鸟行走。过溪时仍有记忆的地方,寻找洞口却不知道名字。紫色的书籍经常阅读,丹药经过几年才能炼制成功。敲响钟声,击打天鼓,烧香厌恶一切尘俗。倘若遇到飞翔的仙鹤,飘荡在太清洪荒之上。

译文:

卧在山中禁锢的境地,
无论生死,我任意行歌。
红颜志向荡然无存,
珍贵友谊变得轻飘。
清澈涧溪无人触摸,
山窗间闻鸟儿声鸣。
春日美景绕着山巅,
寒光透入清澄的溪水。
雪融尽松林以幕帘,
云散开石径明显。
黑夜常伴着饥鼯休整,
清晨随驯养雉鸟一同行走。
过溪后依然耐心回忆,
寻觅洞口却不知其名。
紫书阅读日常习惯,
炼制丹药已有数年。
敲钟击鼓回荡宇宙,
燃香排斥尘世凡俗。
若遇上飞翔的仙鹤,
漂飘荡荡太清之上。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作者在山谷中羁卧的景象,表达了对世俗尘俗生活的厌弃和追求高尚的心境。作者放弃了凡尘纷扰,宁愿选择在山中平淡而自由的生活,行歌不论生死,意味着他无所畏惧,不在乎外界的看法和成败。红颜意气尽,白璧故交轻,表明作者对于世间的浮华和友谊的淡薄。他对于清静、自然的向往表现得淋漓尽致,描绘了山中的景色和他与山的亲近。

诗中以形容词修饰山中景色,如春色、寒光、夜伴、朝随等,描绘了山中的美妙和宁静。同时,通过描述雪尽松帷暗、云开石路明的变化,表达了山中景物的变幻和作者心境的转换。

诗中的溪和洞,被作者视为特殊的地方。度溪犹忆处、寻洞不知名,分别表现了作者对于曾经度过的小溪和寻找洞口的怀念和期待。可以看出,溪和洞在作者心中有着特殊的意义,代表了他心灵的归宿和追求的方向。

最后几句诗中,作者提到了紫书和丹药。紫书则象征着文化的积累和学识的修养,而丹药则代表着作者对于长生不老的追求。扣钟鸣天鼓,烧香厌地精,表达了作者对于神秘力量和超越凡尘的向往。

最后,作者以浮丘鹤的形象来结束整首诗,表达了对飞翔自由、达到境界高的状态的追求。

总之,这首诗以流畅的诗句表现了作者对于世俗生活的厌倦和追求高尚的情感,通过描绘山中的景色和体验,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宁静和内心理想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对于神秘和仙境的向往。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品位和思想深度,是卢照邻创作的一部代表作之一。

  • 《内题赋得巫山雨(一作沈佺期诗·题云巫山高)》

    神女向高唐,巫山下夕阳。裴回作行雨,婉恋逐荆王。电影江前落,雷声峡外长。霁云无处所,台馆晓苍苍。

  • 《潼关道中》

    白道晓霜迷,离灯照马嘶。秋风满关树,残月隔河鸡。来往非无倦,穷通岂易齐。何年归故社,披雨剪春畦。

  • 《赠解头贾嵩》

    贾生名迹忽无伦,十月长安看尽春。顾我先鸣还自笑,空沾一第是何人。

  • 《暮春泛西湖次口号韵呈程待制十首》

    客舟日日野芳前,鶗鴂鸣时始息肩。无絮可漂花可藉,良辰乐事属明年。

  • 《采莲曲二首》

    虽听采莲曲,讵识采莲心。漾楫爱花远,回船愁浪深。烟生极浦色,日落半江阴。同侣怜波静,看妆堕玉簪。 涔阳女儿花满头,毵毵同泛木兰舟。秋风日暮南湖里,争唱菱歌不肯休。

  • 《杂兴四首》

    偶种阶前竹数根,引风招月伴清樽。春来为爱临阶竹,今日翻嫌竹碍门。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