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崖犹子蛟峰弟,同榜三人老弟兄。
君玉中尝辞直指,去言晚乃佐专城。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爲甲科第一,爲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歷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爲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爲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爲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顔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爲“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爲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爲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爲韵》),即爲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这是宋代方回的诗词《寄同年宗兄桐江府判去言五首》。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秋崖犹子蛟峰弟,
同榜三人老弟兄。
君玉中尝辞直指,
去言晚乃佐专城。
诗意:
这首诗是方回寄给同年宗兄桐江府判去言的五首诗之一。诗中表达了作者与桐江府判去言的深厚友谊和相互间的关怀。诗人自称是桐江府判的弟弟,而桐江府判去言则是蛟峰的弟弟,他们三人都是同年榜眼中的老朋友。诗人赞美了桐江府判去言的才华和正直,他在官场上始终坚守原则,不为权势所动,这使得他成为专城的重要支持者。
赏析:
这首诗以亲近的口吻写给桐江府判去言,表达了作者深厚的友谊和对桐江府判去言的赞美。诗中的"秋崖"指的是桐江府判去言的官职,"子蛟峰弟"则是指桐江府判去言是蛟峰的弟弟,而蛟峰则是方回的弟弟。这种称呼方式凸显了作者与桐江府判去言之间的亲密关系。
诗人称颂了桐江府判去言的品德和为官的操守。他赞扬桐江府判去言的才华,并称他曾经直截了当地表达过自己的意见。而"去言"在这里也有另外一层意思,表示他离开了官场,不再言说政事,专心辅佐专城。这种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的精神也值得赞赏。
通过这首诗,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高尚品德的崇敬。他通过赞美桐江府判去言的才华和正直,表达了对友谊的深情厚意,并以此传递了对高尚道德价值的追求。整首诗流畅自然,语言简练,情感真挚,给人以温馨和亲切的感受。
有客新从赵地回,自言曾上古丛台。云遮襄国天边去,树绕漳河地里来。弦管变成山鸟哢,绮罗留作野花开。金舆玉辇无行迹,风雨惟知长绿苔。
阆苑红初露,瑶池碧半涵。春生从太极,化洽本周南。
一自邻居十二年,几番为客更从前。入同饮酒柴炉畔,出看呼卢竹爆边。鼓吹儿童聊处闹,庖厨烟火几家眠。今宵莫恨轻离别,此地蹉跎岂偶然。
岁穷终有别,人老得无愁。眼看书先废,材衰句懒酬。计年知晚易,论学愧东丘。欲就宁川志,开春与子谋。
寄意南丰一瓣香,愿公耆艾炽而昌。历经七甲鬓浮绿,带锡万钉眉映黄。疑是函关逢老子,岿然鲁国有灵光。阴功更说燕山桂,留与时人作义方。
客里有所过,归来知路难。开门野鼠走,散帙壁鱼干。洗杓开新酝,低头拭小盘。凭谁给麹蘖,细酌老江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