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师坟塔在天台,雨坏风摧事可哀。
香火无人空有迹,夜深明月照苍苔。
释智圆(九七六~一○二二),字无外,自号中庸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俗姓徐。年八岁,受具于龙兴寺。二十一岁,传天台三观于源清法师(吴遵路《闲居编》序)。居杭州孤山玛瑙院,与处士林逋爲友(《咸淳临安志》卷七○)。真宗干兴元年卒,年四十七。謚号法慧(《武林高僧事略》)。有杂着,闲居编》五十一卷,仁宗嘉祐五年刊行于世。 智圆诗,存于《闲居编》卷三七至五一。《闲居编》无单本传世,惟见《续藏经》。今录诗十五卷,即以上海涵芬楼影印日本大正《续藏经》本爲底本。
诗词:《寄题章安禅师塔》
朝代:宋代
作者:释智圆
中文译文:
祖师坟塔在天台,
雨坏风摧事可哀。
香火无人空有迹,
夜深明月照苍苔。
诗意:
这首诗词以寄题的形式表达了作者对章安禅师塔的思念和对墓地荒凉状况的感叹。诗中描绘了天台上的祖师坟塔,受到雨水和风的侵蚀而逐渐破损,这种景象让人感到悲哀。香火已经无人照料,只留下了痕迹,墓地的荒凉与寂静在夜深人静时被明亮的月光所照耀。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凝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禅师塔的深情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塔身受雨水和风的侵蚀,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香火无人,反映了人们对禅师的遗忘和尊重的缺失。夜深时的明月照耀苍苔,给人一种寂静和悠远的感觉,也让人感受到时间的静止和墓地的孤寂。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和意象,通过描写墓地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禅师的尊敬和对时光流转的思考。它让读者在寂静的夜晚中感受到岁月的无情和生命的脆弱,引发共鸣。诗中的明月照耀苍苔的场景,给人以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使人们思考生命的真谛和人生的意义。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通过塑造破损的塔身、荒凉的墓地和明亮的月光,展现了时间的无情和人事的悲哀。它通过凝练的意象与韵律,唤起读者对生命短暂和人事易逝的共鸣。同时,它也通过墓地的荒凉和月光的温柔,给人带来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引导人们思考生命的意义和境界的追求。
江南无春秋,花草红复绿。燕燕撇波飞,雁雁依云宿。游子去不归,凄凉采菱曲。
先王製礼经,祠为国大事。孟春祭风师,刺史敢有二。斋戒升于坛,拜手首至地。所祈动以时,生物得咸遂。勿鼓江海涛,害我舟楫利。旱天六七月,会有雷雨至。慎无吹散去,坐使百穀悴。高秋三五夕,明月生天际。乃可驱云烟,以喜万人意。愿君入薰弦,上副吾皇志。阜财复解愠,即为
徒然万里行,所得惟一庄。庄中果何有,荞赤靡菽黄。丰岁谁可口,凶年或充肠。旦旦勤栉耨,谨勿令庄荒。
南地随缘久,东林几岁空。暮山门独掩,春草路难通。作梵连松韵,焚香入桂丛。唯将旧瓶钵,却寄白云中。
在昔当阳侯,建桥临大川。洪波不为阻,驰道南北连。何此小溪上,拟象坦且平。马头分朱栏,水底裁碧天。白雨紧大笮,断虹生横舷。游鱼不可见,车骑久临渊。
西清老人新楼居,下瞰四泽如江湖。凭高挹景未比画,人望楼上真仙图。杨花燕子句排露,鹍弦凤竹声骄粗。先生已腰白玉带,我今且漉黄金壶。朝来欢声动里闾,连帅高盖将军车。松髯峰淮照华栋,共说熊梦当年符。高情和气今谁右,海山星斗称为寿。一门鼎食断前勋,容我窗间吟远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