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踪迹两参商,解后天涯一咏觞。
老景不堪朋旧别,客怀惟觉岁时长。
猛辞蜀道浮江白,稳上吴船逆诏黄。
我欲着鞭归路日,更期相过水云乡。
袁说友(一一四○~一二○四),字起巖,号东塘居士,建安(今福建建瓯)人。侨居湖州。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调溧阳簿。歷主管刑工部架阁文字、国子正、太常寺主簿、枢密院编修官、秘书丞。淳熙间,知池州(《宋会要辑稿》瑞异二之二五)。改知衢州。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由提点浙西刑狱改提举浙西常平茶盐(《金石补正》卷一一六)。二年,知平江府(《宋会要辑稿》食货七○之八三)。三年,知临安府(同上书刑法四之九○)。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迁户部侍郎(《宋史》卷一七五),权户部尚书。三年,爲四川制置使兼知成都府(《宋会要辑稿》职官七四之一)。召爲吏部尚书兼侍读,出知绍兴府兼浙东路安抚使。嘉泰二年(一二○二),同知枢密院事。三年,迁参知政事(《宋史》卷三八、二一三)。寻加大学士致仕。四年卒,年六十五。有《东塘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二十卷。事见本集附录《家传》。 袁说友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其中诗七卷)爲底本。酌校《永乐大典》残本。馆臣漏辑诗十二首,附于卷末。
《季提刑自夔宪知常德府》是宋代袁说友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在离别时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岁月流转和人生变迁的感慨。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十年踪迹两参商,
解后天涯一咏觞。
老景不堪朋旧别,
客怀惟觉岁时长。
猛辞蜀道浮江白,
稳上吴船逆诏黄。
我欲着鞭归路日,
更期相过水云乡。
诗词的诗意是,季提刑(指作者自己)经过十年的奔波,旅居异乡,与友人相聚时,解开内心的牵挂与思念,畅饮欢乐。然而,回首望去,年老的景象与曾经的朋友分别,使作者感到岁月的匆匆流逝。在他返程的路上,他勇敢地辞别了蜀道,乘坐稳定的吴船,不顾逆诏的限制。他希望能早日踏上回家的路,再次约定友人在水云乡相聚。
这首诗词通过表达离别的情感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展示了作者对友情和归乡的渴望。同时,诗中运用了自然景物和旅途的描写,增强了诗词的意境和情感的表达。作者通过描绘蜀道和吴船,表达了他超越困难和局限的决心,表现出他对自由和归属感的追求。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传递了作者离乡背井的苦闷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友情和人生变迁的感慨之情。
二十年来说是非,一生能系几安危?莫道浮云终蔽日,严冬过尽春蓓蕾。
餐英人去已千年,留与先生泛酒船。昔日避谗今避世,黄花独识两翁贤。
巨灵掌上月,玉女盆中泉。柱史息车看,孤云心浩然。
先腊梅花谢,不冰溪水流。早尝春菜饼,暖卸木终裘。去岁三冬雪,今年百谷秋。此冬无此瑞,又为老农忧。
九华如剑插云霓,青霭连空望欲迷。北截吴门疑地尽,南连楚界觉天低。龙池水蘸中秋月,石路人攀上汉梯。惆怅旧游无复到,会须登此出尘泥。
彭山折坂外,井络少城隈。地是三巴俗,人非百里材。畏途君怅望,岐路我裴徊。心赏风烟隔,容华岁月催。遥遥分凤野,去去转龙媒。遗锦非前邑,鸣琴即旧台。剑门千仞起,石路五丁开。海客乘槎渡,仙童驭竹回。魂将离鹤远,思逐断猿哀。唯有双凫舄,飞去复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