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寂宝坊清夜月,几移疏影上跏跌。
更怜斋罢闲看处,一日还应不可无。
林逋(九六八~一○二八),字君復,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少孤力学,恬淡好古。早年放游江淮间,后隠居杭州孤山,相传二十年足不至城市,以布衣终身。仁宗天圣六年卒(宋桑世昌《林逋传》,明万历本《林和靖先生诗集》附),年六十一(《咸淳临安志》卷六五)。真宗闻其名,曾赐粟帛;及卒,仁宗赐謚和靖先生。有《林和靖先生诗集》四卷。《宋史》卷四五七有传。 林逋诗,以明正德间黑口本爲底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四部丛刊》所收影明钞本即据此)。校以宋绍熙间沈诜刻本(简称宋本,祇残存卷上)、明正统八年王玘刻本(简称正统本)、明万历间诸时宝刻本(简称万历本)。并参校清康熙四十七年吴调元刻本(简称康熙本)、日本贞享三年柳枝轩刊本(二卷本,简称和刻)、一九六○年文物出版社影印《宋林逋自书诗卷》(简称自书诗卷)及《淳祐临安志》(简称《淳祐志》)、《咸淳临安志》(简称《咸淳志》)、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且吸收了清卢文弨以正统本校康熙本(简称卢校)、商务印书馆一九三五年邵裴子校本(简称邵校)的部分成果。另据自书诗卷、康熙本、《淳祐志》、《永乐大典》等书中辑得之集外诗,附于第四卷卷末。
《寄题僧院庭竹》是宋代诗人林逋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僧院庭院中的竹子,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赞美和对禅宗生活的向往。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岑寂宝坊清夜月,
几移疏影上跏跌。
更怜斋罢闲看处,
一日还应不可无。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僧院庭院的竹子为题材,通过描绘竹子在宝坊清夜月光下的景象,展现了一种宁静、幽雅的氛围。诗中的“岑寂”形容庭院的宁静,而“宝坊清夜月”则暗示了明亮的月光照耀下的竹影。诗人用“几移疏影上跏跌”来形容竹子的倒影,表达了竹子在月光下摇曳的姿态。
诗的后两句“更怜斋罢闲看处,一日还应不可无”表达了诗人对闲暇时光的向往。斋罢指的是僧人结束斋戒后的闲暇时刻,诗人希望在这样的时刻能够静心欣赏竹子的美景。最后一句“一日还应不可无”则表达了诗人对这样的时刻的珍惜和渴望。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僧院庭院中竹子的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宁静、闲适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首诗词以其清新、淡雅的风格,展示了宋代诗人对自然和禅宗生活的独特感悟。
新年城曲坐溪台,密霰初收晚冻开。无限禽声兼柳意,欲催春色过湖来。
斜月才鉴帷,凝霜偏冷枕。持情须耿耿,故作单床寝。
青门深。海棠开尽春阴阴。春阴阴。万重云水,一寸归心。玉楼深锁烟消沈。知他何日同登临。同登临。待收红泪,细说如今。
银兔频年滞使麾,曲台犹掌一王仪。四巡奏颂推严笔,千牍程书入汉帷。驷里飞觞酣玉液,天街叠鼓候金羁。前期侍从丹涂地,秘殿螟风拂翠緌。
当年布素定交情,恨不同为出谷莺。犹作三丞君最屈,遍寻两制我知荣。湮沉莫厌青衫在,彼此俱嗟白发生。重入玉堂非所望,汶阳田好欲归耕。
西掖官曹近,南溟道路遥。使星将渡汉,仙棹乍乘潮。柳映灵和折,梅依大庾飘。江帆风淅淅,山馆雨萧萧。陆贾真迂阔,终童久寂寥。送君何限意,把酒一长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