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寄题全国辅竹溪清寓》

亭前轧轧日百舆,桥上剥剥日万屦。
莫非失脚声利然,谁复回头情性故。
子云一区二者间,讲玄之外何所关。
江山有我目迎送,鱼鸟无他心往环。
玻璃横眠苍玉立,开关不信尘敢入。
太无在上吞以胸,群有来前挫于笔。
笔端胸次患不清,一过于清天所憎。
推归玉笋头边立,送去金鳌背上行。

作者介绍

曾丰(一一四二~?)(生年据本集卷九《端午家集》“自我生壬戌”推定),字幼度,号撙斋,乐安(今属江西)人。孝宗干道五年(一一六九)进士。淳熙九年(一一八二)知会昌县。十六年,知义宁县。宁宗庆元改元(一一九五)时,知浦城县。歷隆兴、广东、广西帅漕幕,通判广州,知德庆府。享年近八十。有《撙斋先生缘督集》四十卷,宋时曾版行,已佚,元元统间五世孙德安欲重刻,未果。明万历间选刻爲十二卷。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缘督集》二十卷。今存清抄本四十卷,似仍爲宋本之旧。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及《道园学古录》卷三四《曾撙斋缘督集序》。 曾丰诗,以清抄本四十卷(藏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明万历选刻本(简称明本)、丁丙跋抄本(简称丁本)。由于底本文字错譌衍夺极多,凡明确无疑之错譌,据校本径行校改。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寄题全国辅竹溪清寓》是宋代曾丰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根据您提供的诗词内容进行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亭前轧轧日百舆,
桥上剥剥日万屦。
莫非失脚声利然,
谁复回头情性故。

这首诗词以描述亭前车辆轧轧声、桥上行人剥剥踩踏声为开篇,表达了繁忙的景象。接着,诗人提出了一个问题:这些声音是否是由于有人失足而发出的,又有谁会因此回头呢?这里既有表面的情景描写,也蕴含着深层次的思考。

子云一区二者间,
讲玄之外何所关。
江山有我目迎送,
鱼鸟无他心往环。

诗人接着提到自己置身于一片云区之间,超越了尘世的琐碎事物。他在这个境界中,不再关心讲究玄奥的东西,而是将目光放在江山之间,观察着它们的变化。与此同时,鱼和鸟没有其他心思,只是单纯地在环绕着前行。这一部分表达了诗人超脱尘世的心境和对自然的观察。

玻璃横眠苍玉立,
开关不信尘敢入。
太无在上吞以胸,
群有来前挫于笔。

诗人用玻璃横卧、苍玉耸立的形象描绘自己的住所,意味着清幽和宁静。他相信开关的作用,认为尘埃不敢进入其中。在这种纯净的环境中,他能够心胸开阔,超越尘世的烦恼。而一旦有人或事物接近这种纯净,就会被他的笔所抑制。

笔端胸次患不清,
一过于清天所憎。
推归玉笋头边立,
送去金鳌背上行。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于自己笔端所抒发的思想和情感的担忧。他认为一旦过于清晰地表达,就会引起世俗之人的厌恶和排斥。因此,他选择将思想收归玉笋的头部,让金鳌背负起他的声音,随着时间的流转而传递。

这首诗词以景物描写为基础,通过对声音、自然和清净空间的描绘,表达了诗人超脱尘世的心境和对于思想表达的思考。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于尘世琐碎事物的担忧和对于清晰表达的限制。整体而言,这首诗词蕴含了对于人生境遇和思想表达的深度思考。

  • 《无梦令》

    传语终南道众。早把良缘勤种。保守气精神,调摄乌龟赤凤。赤凤。赤凤。化粒金丹高耸。

  • 《七夕》

    火流知节换,秋到喜身安。林鹊真安往,河桥晚未完。得闲心不厌,求巧老应难。送酒谁知我,瓢樽昨暮乾。

  • 《过岳家市》

    鄂侯遗部曲,多岁此为农。茅店罢残暑,松峦出乱钟。溪流分别坞,晚色失前峰。去去遗仙迹,苍云几万重。

  • 《吴王挽词》

    土德承余烈,江南广旧恩。一朝人事变,千古信书存。哀挽周原道,铭旌郑国门。此生虽未死,寂寞已销魂。

  • 《望月怀沈子培》

    天风海色飒成围,独倚三更万籁稀。不觉肺肝生白露,空怜河汉失流晖。东溟自窜谁还忆,北斗孤悬讵可依。今夕太虚便相见,屋梁留照梦中归。

  • 《立秋夕凉风忽至炎暑稍消即事咏怀寄汴州…尚书》

    袅袅檐树动,好风西南来。红缸霏微灭,碧幌飘飖开。披襟有馀凉,拂簟无纤埃。但喜烦暑退,不惜光阴催。河秋稍清浅,月午方裴回。或行或坐卧,体适心悠哉。美人在浚都,旌旗绕楼台。虽非沧溟阻,难见如蓬莱。蝉迎节又换,雁送书未回。君位日宠重,我年日摧颓。无因风月下,一举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