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寄题黄应亨东明斋二首》

青藜不复来人世,好学如君自少双。
赖有羲和鞭日毂,晓红常照读书窗。

作者介绍

刘子翚(一一○一~一一四七)字彦沖,号病翁,崇安(今属福建)人。韐仲子。以荫补承务郎,辟爲真定府幕属。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通判兴化军(本集卷五《送张当世序》)。后以疾退居故乡屏山,学者称爲屏山先生,朱熹尝从其问学。绍兴十七年卒,年四十七。遗着由其子玶编爲《屏山集》二十卷,胡宪爲之序,朱熹跋。《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刘子翚诗,以明正德七年刘泽刻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十八年李廷钰秋柯草堂刊本(简称李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寄题黄应亨东明斋二首》是刘子翚在宋代创作的诗词作品。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青藜不再回人世,
好学如你从年少。
多亏羲和轮日月,
黎明时常照读书窗。

诗意:
这首诗词以写信人寄题给黄应亨东明斋为背景,表达了对黄应亨的赞赏和敬意。诗人通过比喻和描写,表达了对黄应亨的称赞,称他早年就像一株长在田野的青藜,不断追求知识,努力学习。同时,诗人也将黄应亨比作羲和,是阳光的指引,为人们带来智慧和启迪。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对黄应亨的赞美和敬意。诗人通过对青藜和羲和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黄应亨的学识渊博和对学习的热爱。青藜作为一种常见的野草,寓意着黄应亨虽然出身平凡,却拥有追求知识的才华和决心。而将黄应亨比作羲和,是阳光的象征,表示他为人们带来智慧和光明。诗人通过这些比喻,赞美了黄应亨的学术成就和为人品质。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厚的情感,通过简单的描写和比喻,将诗人对黄应亨的赞美和敬意传递给读者。这首诗既展现了黄应亨的学术才华,又表达了诗人对黄应亨的敬佩之情,具有深远的文化内涵和人文情怀。

  • 《仙都山》

    独出诸峰表,周围一丈圆。千寻雄镇地,万仞上擎天。湖浪动星际,荷花生日边。终当驾云鹤,绝顶会神仙。

  • 《寄孙莘老》

    默默曹自得,劳劳非吾任。不与君子逢,谁复明此心。偶客来自南,口有千里音。知无木索勤,颇复山水吟。对之为一笑,欣如获千金。宣城风物佳,古语昔已忱。太平又其有,道途邈幽深。溪流渺弯环,山劫屹抱临。况复寂寞人,黄绶事陆沉。公田秫既收,客席酒屡斟。悔予昔南浮,不往

  • 《昔游》

    小旗短棹西池上,青杏煮酒寒食头。绿杨阴里穿小巷,闹花深处藏高楼。紫丝络马客欲起,锦袖挽衣人相留。逢春倚醉不自醒,明朝始对春风羞。

  • 《滇海曲》

    海滨龙市趁春畲,江曲鱼村弄晚霞。孔雀行穿鹦鹉树,锦莺飞啄杜鹃花。

  • 《兔角拄杖》

    少室传来兔角杖,千圣护持为顶相。虎踞龙蟠势未休,云影山形冷相向。有时闲倚在虚堂,寥寥匝地凝秋霜。有时大作师子吼,德峤临际何茫茫。今日提来还不惜,分明普示诸知识。解拈天下任横行,高振风规有何极。

  • 《颂古一百二十一首》

    夺得骊珠即便回,小根魔子尽疑猜。拈来抛向洪波里,撒手大家空去来。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