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僧昨日到茅斋,曾向华林挂锡来。
因说胡家宗族盛,御书楼对义门台。
魏野(九六○~一○二○),字仲先,号草堂居士,陕州陕县(今属河南)人(《东都事略》卷一一八作蜀人)。一生不仕,居陕县东郊。真宗大中祥符四年(一○一一)被荐徵召,力辞不赴。广交僧道隠者,与当时名流寇准、王旦等亦有诗赋往还。天禧三年(一○一九)十二月九日卒,年六十。卒后赠秘书省着作郎。有《草堂集》,生前已行于世。死后,其子魏闲总其诗重编爲《鉅鹿东观集》十卷。《宋史》卷四五七、《东都事略》卷一一八有传。 魏野诗,前十卷以一九二五年贵池刘氏影宋刊本《鉅鹿东观集》爲底本,校以宋绍定元年严陵郡斋刻本(残四~六卷,以明抄本配足,简称明抄配宋本,藏北京图书馆)、旧山楼藏清钞本(简称旧山楼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张蓉镜藏清钞本(简称张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章钰藏清钞本(简称章本)、宋筠录温忠翰校跋本(简称温校)、赵氏峭帆楼一九一四年刊本(简称赵本)、傅增湘批校本(简称傅校)、陈思辑《两宋名贤小集》(清初钞本,收《草堂集》三卷,简称草堂集本)等。另从《草堂集》、《全芳备祖》等书辑得集外诗,附于卷末。
《寄题洪州华林胡氏书斋》是魏野创作的一首宋代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江僧昨日到茅斋,
曾向华林挂锡来。
因说胡家宗族盛,
御书楼对义门台。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位名为江僧的人昨天来到茅斋,并在华林书斋留下了自己的名字。诗人魏野之所以选择寄题洪州华林胡氏书斋,是因为他听说胡家宗族在这里繁荣昌盛,而御书楼也与义门台相对应。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江僧到茅斋并在华林书斋挂上自己的名字,表达了诗人对华林胡氏书斋的向往和敬意。华林书斋是一个重要的学术场所,胡氏家族在其中享有崇高的地位。御书楼和义门台则象征着高贵和正直的品质。
诗词通过简洁的语言展示了诗人对华林胡氏书斋的景仰和推崇,以及对胡家宗族的盛况的赞美。胡家宗族在文化和学术方面的兴盛使得华林书斋成为一个重要的知识殿堂。御书楼对义门台的描绘则凸显了这个地方的高贵和正直的氛围。
整体上,这首诗词充满了对华林胡氏书斋的景仰和推崇,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时期文化繁荣和士人对学术殿堂的向往。通过简练而富有意境的表达,诗人成功地传达了自己对这个学术场所的敬意。
湖上风恬月淡时,卧看云影入玻璃。轻舟忽向窗边过,摇动青芦一两枝。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一般 一作:一番)
薄墓雨霏霏,归心恨不飞。客程三日阻,家舍半年违。涧涩水争道,山空云触衣。凭谁洗光手,取出太阳辉。
父殁名随泯,诗存世莫传。敢求大手笔,为写小园篇。词翰成双美,光华照九泉。托公垂不朽,镌刻到千年。
虞弦挥按,甫奏薰风曲。两两尧_长新绿。揖鳌峰、连雁峤,_轕圆融,总里许、北郭门围全属。年年才见夏,喜溢枌榆,龙穴霏烟霭晴谷。向氤氲和气里,岁奉瑶觞,试屈指、几阅梅林初熟。待一品官高见玄孙,算八十彩衣,更饶遐福。
荆州太守驾朱轓,宝笔题诗出御前。应厌笙歌消暇日,欲将才业效当年。千章翠木云间寺,百丈清江雪后船。看取古来良吏迹,苍碑突兀岘山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