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台南山绕屋,恰如万簪削青玉。
读书台北山更多,又似碧海跃万波。
台边高人子刘子,架楼南北山围里。
醉中领客上上头,忽惊平地翠浪浮。
一浪抛云入天半,众浪翻空湿银汉。
砰轰打到栏干前,天跳地踔乾坤颠。
主宾拍手呼钓船,定眼看来还不然,只是南北几点山。
杨万里(一一二七~一二○六),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调赣州司户参军。歷永州零陵丞、知隆兴府奉新县。孝宗干道六年(一一七○),召爲国子博士(本集卷一三三《国子博士告词》注),迁太常博士、将作少监。出知漳州,改常州。淳熙六年(一一七九),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同上书《广东提举告词》注),寻除本路提点刑狱。召爲尚左郎官。十二年以地震应诏上书,擢东宫侍读。十四年,迁祕书少监(同上书《祕书少监告词》注)。十五年,因上疏驳洪迈太庙高宗室配飨议,出知筠州。光宗即位,召爲祕书监。绍熙元年(一一九○),兼实录院检讨官,会孝宗日历成,宰臣令他人爲序,遂以失职丐去,出爲江东转运副使,权总领淮西江东军马钱粮。因论江南行铁钱不便,忤宰相意,改知赣州,未赴。宁宗即位,屡召屡辞。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致仕(同上书《通议大夫宝文阁待制致仕告词》注)。开禧二年卒,年八十。謚文节(《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一○○)。有《诚斋集》、《易传》等传世。事见其子长孺撰墓志(清干隆刊《杨文节公文集》卷末附)。《宋史》卷四三三有传。 杨万里诗四十二卷辞操一卷,以宋端平间刊本(原书藏日本东京宫内厅书陵部)爲底本。校以宋淳熙、绍熙间递刻之《诚斋先生江湖集十四卷荆溪集十卷西归集四卷南海集八卷江西道院集五卷朝天续集八卷退休集十四卷》(简称宋递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原该共六十三卷,今残存六十卷)、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诚斋集》(简称四库本)。参校明末毛氏汲古阁钞本《诚斋集》(简称汲古阁本,今藏上海图书馆)、清干隆六十年吉水杨氏带经轩刊《杨文节公诗集》(简称杨本)。另从诸书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四十四卷。
《寄题安福刘道协涌翠楼》是宋代杨万里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读书台上观赏南北山景的情景,以及在醉酒之中突然惊觉到平地上涌动的翠浪。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读书台南山绕屋,
恰如万簪削青玉。
读书台北山更多,
又似碧海跃万波。
这里描述了读书台周围环绕着南山,宛如万簪削成的青玉。而北方的山更加众多,仿佛是碧海中跃动的万波。
台边高人子刘子,
架楼南北山围里。
醉中领客上上头,
忽惊平地翠浪浮。
诗中提到了高人子刘子,他在台边架起楼阁,被南北山环绕其中。在醉酒之中,他引领客人登上楼阁,忽然惊觉平地上涌动着翠绿的浪花。
一浪抛云入天半,
众浪翻空湿银汉。
砰轰打到栏干前,
天跳地踔乾坤颠。
诗中描绘了一浪浪的翠浪冲上云霄,翻滚着湿润了银河。翠浪砰轰着撞击到栏杆前,天地似乎都在颠倒翻腾。
主宾拍手呼钓船,
定眼看来还不然,
只是南北几点山。
诗中描述了主宾们拍手呼唤着钓船,试图稳定自己的目光,但仍然感觉不真实,只能看到南北方向的几点山峰。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读书台上的山景和突然出现的翠浪,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作者通过山水景色的变幻,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变化,以及人们在面对变化时的无奈和困惑。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天街何日雨云乾,梦想王孙白玉颜。一日能从晦严子,十年不负会稽山。吟诗可但师唐白,服礼终期类汉间。万事总当发廕户,己私除尽即心闲。
四海耆英世共知,七旬强健似公稀。使星姑暂淹黄发,卿月还须近紫微。门外埙篪方合奏,庭前兰玉更相辉。人生乐事谁能及,莫惜通宵寿斚飞。
五马萧萧不醉归,祗人阡陌卷旌旗。今朝故为劝农出,未与诸君泛酒池。
路长。人世罪冤知底数。前程不是无冥府。争似静焚香一炷。无行住。声声称念弥陀父。罪业尽消生有处。弥陀愿力堪凭据。十念一心存旦暮。西方路。功成足步红莲去。
万人遮道,拨不断、争挽房湖逐客。臣罪既盈应九死,全荷君王矜恻。况是当年,曾将愚技,十字街头立。恩波浩荡,孤忠未报涓滴。世事应若穿杨,一弦不到,前发皆虚的。自判此生元有分,不管筮违龟食。靴帽丛中,渔樵席上,无入非吾得。倚湖一笑,夜深群动皆息。
玉楼工就故人仙,宿草离离起暮烟。曾说项斯谁复记,尚怀中散子真贤。鼎来穷巷方今日,胜读残编已十年。西望犹能话离索,秋风来共钓鱼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