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相抛不出门,几经花县几烟村。
桑麻影里炊香早,松竹阴中笑语温。
幽磬朝离迎白日,疎钟晚泊送黄昏。
捲旗收阵归来也,谁是知恩与报恩。
释心月(?~一二五四),字石溪,号佛海,俗姓王,眉山(今属四川)人。歷住建康府报恩寺,能仁寺。理宗嘉熙二年(一二三八),入住蒋山太平兴国寺。迁平江府虎丘山云巖寺。淳祐六年(一二四六),入住临安府灵隠景德寺。十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宝祐二年卒。爲掩室禅师法嗣。有《石溪心月禅师语录》三卷、《传衣石溪佛海禅师杂录》一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孙震《石溪心月禅师语录序》、杨栋《御书传衣庵记》。 释心月诗,以辑自《语录》的诗及《语录》、《杂录》中单编的诗合编爲四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诗词:《偈颂一百五十首》
朝代:宋代
作者:释心月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一月相抛不出门,
几经花县几烟村。
桑麻影里炊香早,
松竹阴中笑语温。
幽磬朝离迎白日,
疎钟晚泊送黄昏。
捲旗收阵归来也,
谁是知恩与报恩。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释心月创作的《偈颂一百五十首》中的一首。通过细腻的描写和隐喻,诗人表达了对禅修生活的领悟和感慨。
诗的开头,诗人说自己一个月来闭门不出,这可以被理解为他专心投入禅修的状态。接下来,诗人提到自己经过了许多花县、烟村,这些景象暗示了他禅修中的种种心境和体验。
诗中出现的桑麻影里炊香早,松竹阴中笑语温,描绘了禅修生活的宁静和舒适。桑麻影里炊香早,意味着禅修者早早起床准备食物,而松竹阴中的笑语温暖人心,表达了禅修者内心的喜悦和宁静。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幽磬朝离迎白日,疎钟晚泊送黄昏的情景。磬声和钟声是禅修中常用的音乐工具,这里象征着禅修者在清晨和黄昏时分的修行活动。这些景象所传递的信息是,禅修者在日出和日落时刻,用他们的修行回应自然界的变化。
最后两句“捲旗收阵归来也,谁是知恩与报恩”,表达了诗人对修行中的归途和恩情的思考。捲旗收阵归来,意味着禅修者暂时结束修行回到现实生活中,面对世俗的琐事。而“谁是知恩与报恩”则引发人们对恩情和回报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修行的感激之情以及对修行意义的深刻思考。
总之,这首诗词通过对禅修生活中的细节描写和隐喻的运用,传达了作者对禅修生活的领悟和对恩情与回报的思考,表达了对内心平静与人生意义的探索。
玄冥布令雨雪,白瀑倾崖玉作花。坐爱奔声空谷窅,幽深方觉是仙家。
君家冰玉传素风,瓮头色与冰玉同。薰人气和喜屡接,入琖色轻看若空。梅花破萼香澹澹,江天欲雪云蒙蒙。坐客已醉复赞叹,头不岑岑常忆公。
庆云呈瑞为明时,演畅丝纶在紫微。銮殿对时亲舜日,鲤庭过处著莱衣。闲寻竹寺听啼鸟,吟倚江楼恋落晖。隔座银屏看是设,一门清贵古今稀。
砌风鸣叶繁霜坠。坠霜繁叶鸣风砌。山外水潺潺。潺潺水外山。冷衾愁夜永。永夜愁衾冷。砧响更蛩吟。吟蛩更响砧。
双双小凤斜,淡淡鸦儿稳。一曲渭城歌,柳色饶春恨。离觞洗别愁,酒尽愁难尽。宝瑟雁纵横,谁寄天涯信。
愁云欲雪未成雪,忽闻寒雨夜淋浪。但知岁月堕寂寞,不悟乾坤发艳阳。天黑鬼车声更大,夜阑客枕梦初长。明朝起视篱砌下,草芽浥浥又回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