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远乎哉,触事而真。
圣远乎哉,体之即神。
百丈遭喝,三百耳聋。
水潦被踏,起来大笑。
何似一指头禅,一生受用不尽。
释心月(?~一二五四),字石溪,号佛海,俗姓王,眉山(今属四川)人。歷住建康府报恩寺,能仁寺。理宗嘉熙二年(一二三八),入住蒋山太平兴国寺。迁平江府虎丘山云巖寺。淳祐六年(一二四六),入住临安府灵隠景德寺。十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宝祐二年卒。爲掩室禅师法嗣。有《石溪心月禅师语录》三卷、《传衣石溪佛海禅师杂录》一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孙震《石溪心月禅师语录序》、杨栋《御书传衣庵记》。 释心月诗,以辑自《语录》的诗及《语录》、《杂录》中单编的诗合编爲四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偈颂一百五十首》是宋代释心月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道远乎哉,触事而真。
这条道路是如此遥远啊,只有在接触事物的时候才能真正感知到它的存在。
圣远乎哉,体之即神。
圣者的境界是如此高远啊,他们的身体就是神灵的存在。
百丈遭喝,三百耳聋。
即使受到百丈喝斥,也不能动摇圣者的境界,他们的耳朵如同三百个耳朵一样聋哑。
水潦被踏,起来大笑。
即使被水潦所覆盖,他们也能从中觉得好笑,毫不受影响。
何似一指头禅,一生受用不尽。
这与一指头禅有何不同?一生都能从中获得无尽的快乐与享受。
诗意分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一种高远超脱的境界,强调了道和圣的存在与追求。诗中透露出作者对道的远大理念的追求,认为只有在真实的接触事物中才能感知到道的存在。圣者则被描绘为超越凡俗的存在,他们的身体就是神灵的存在,无论遭受什么困难或者被世事所覆盖,都能超脱其中,保持内心的喜悦和平静。最后,作者提到一指头禅,强调了这种境界与一指头禅的相似之处,都是一种无尽的享受和快乐。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高远境界的向往和追求。作者以道和圣为主题,探讨了超越凡尘的境界和内心的宁静。通过对圣者的描述,强调了他们对世俗的超脱和内心的喜悦。最后,以一指头禅作为比喻,表达了无尽的享受和快乐。整体而言,这首诗词给人以宁静、超脱和追求的感觉,引人深思。
城南桓王墓,高冢何穹崇。昔为盗所发,冢开宝气空。孱然一髫孺,挥棰定江东。辟地余千里,义勇日已雄。万岁期永藏,谁能锢幽宫。英雄昔所在,燕麦摇春风。
候潮门外浙江西,曾忆浮舟自此归。万古波涛今日是,一身踪迹昔人非。愁侵壮齿头先白,泪入秋风眼易眵。日暮彷徨不能去,连堤疏柳更依依。
落日何山,人好在、凤凰城阙。还记否、长安城下,一杯离别。芳草连空春欲暮,落红千片飘香雪。忆使君、昨日出潼关,今三月。吾有意,从君说。君为我,能周折。想台中评议,正劳提挈。走马秦川尘土里,离愁一似年时节。问白头老母倚门心,何时歇。
马师问处没踪由,或示三冬话九秋。认著即心心即佛,一丝头是一丝头。
尘机息尽一真僧,唯有林泉舍未能。莲社故人今暂别,稽山旧隐与谁登。时清岂觉前游改,道胜宁辞白发增。遥羡高斋吟望处,孤云野鹤是亲朋。
浮云吹尽,卷长空、千顷都凝寒碧。兔杵无声风露冷,天在怜人寂。故遣姮娥,驾蟾飞上,玉宇元同色。天津何事,此时偏界南北。不但对影三人,我歌君和,我舞君须拍。涤洗胸中愁万斛,莫问今宵何夕。老矣休论。著鞭安用,一笑真狂客。夜深归去,烂然溪上阡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