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方同聚会,个个学无为。
此是选佛场,主空及第归。
释崇岳(一一三二~一二○二),号松源,俗姓吴,处州龙泉(今属浙江)人。二十三岁受戒于大明寺。首谒灵石妙禅师,继见大慧杲禅师于径山。孝宗隆兴二年(一一六四),得度于临安西湖白莲精舍,此后遍歷江浙诸老宿之门。后入闽见干元木庵永禅师,逾年,见密庵于衢之西山,从之移蒋山、华藏、径山。密庵迁灵隠,命爲首座。不久出世于平江府阳山澂照寺。后徙江阴军君山报恩之光孝寺、无爲军冶父山实际寺、饶州荐福寺、明州香山智度寺、平江府虎丘山云巖寺。宁宗庆元三年(一一九七),诏住临安府景德灵隠寺,居六年,道盛行,得法者衆。嘉泰二年卒,年七十一。爲南岳下十八世,密庵杰禅师法嗣。有《松源崇岳禅师语录》二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陆游撰《塔铭》。 崇岳诗,以辑自《语录》者编爲一卷,以《语录》卷下单编之偈颂贊及他书所录编爲另一卷。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释崇岳。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百二十三首偈颂,
十方聚会同欢庆。
众僧学无为之道,
选佛场上空归宁。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个佛教场景,也反映了佛教主义中的一种思想。诗人描绘了一百二十三首偈颂的佛教经文,表达了佛教徒们在十方聚会时的共同欢庆和喜悦之情。众僧学习并践行无为之道,即追求超越个人欲望与执着,追求超脱与宁静。在这个选佛场上,众人都向着空灵的境界迈进,以求得内心的归宿。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佛教场景和思想,既凸显了佛教的特点,又蕴含了深刻的内涵。首句"百二十三首偈颂"直接点出了这首诗词的主题,将其与佛教经文联系起来。接下来的两句"十方聚会同欢庆,众僧学无为之道"传达了佛教信徒在集会中的团结和喜悦,以及他们对无为之道的追求。最后两句"选佛场上空归宁"则表达了佛教信徒追求超越世俗欲望、归于空灵境界的心愿。
整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节奏感的语言,将佛教的智慧和宁静传递给读者。作者将佛教场景描绘得生动而具体,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众人的欢庆和对无为之道的向往。这首诗词既展现了佛教的精神追求,又体现了作者对佛教信仰的理解和赞美。
原上新坟委一身,城中旧宅有何人。妓堂宾阁无归日,野草山花又欲春。门客空将感恩泪,白杨风里一沾巾。
青山白云,红尘闹市,见成公案,理当即行。为什么不知有,公验分明。
一雨喜还晴,晓山青复青。乔松清老眼,啼鸟悦幽情。与客评诗卷,看僧育佛经。更怜清绝处,泉泻佩琚声。
翠幄园林,火云方绽南薰起。玉轮天外。夜色凉如水。况有清歌,劝我尊浮蚁。拚沈醉。万花丛里。一枕朦胧睡。
春雨过前溪,垂杨树树低。绿窗人不语,惟有晓莺啼。
男子升沉自有诗,莫轻感慨叹稽迟。古来常患才难得,道在宁忧世不知。会际亨嘉膺昼接,且接粗粝疗朝饥。他年富贵君何虑,造物于人岂有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