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明暗室勿入近,暮日江山相映红。
处处烟尘收不得,早来晚去失真风。
释如净,字长翁(《中国佛学人名辞典》),俗姓俞,明州苇江(今浙江宁波)人。初自芙蓉山至明州雪窦山谒智鑑禅师,相侍十五年。宁宗嘉定三年(一二一○)受请住建康府清凉寺。迁台州瑞巖寺、临安府净慈寺、庆元府瑞巖寺,再住净慈寺。晚受诏住庆元府天童山景德寺。爲青原下十六世,雪窦智鑑禅师法嗣。约卒于理宗宝庆间,行脚四十余年,卒年六十六(《语录·辞世颂》)。有《天童如净禅师语录》二卷、《天童如净禅师续语录》一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续语录》及所附《观音导利兴圣宝林寺入宋传法沙门道元记》。 如净诗,以辑自《语录》、《续语录》者依原卷次编爲三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偈颂十六首》是宋代释如净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无明暗室勿入近,
暮日江山相映红。
处处烟尘收不得,
早来晚去失真风。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一种境界和哲理。诗人通过对明暗室、暮日江山、烟尘和真风的描绘,表达了一种超越尘世的境界和对真实之道的追求。
赏析:
这首诗词以朴素的语言展现了一种深邃的意境。首句“无明暗室勿入近”,暗示人们不要过于沉迷于物质世界的追逐,而是要超越表象,进入到更高的层次中去。诗句中的“明暗室”可以理解为物质世界的迷惑,而“入近”则是指陷入其中。作者告诫人们要避免陷入物质追逐的迷途中,寻求内心的明亮。
接着,诗句“暮日江山相映红”描绘了夕阳下江山的美景,这里既可以理解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可以看作是对生命的短暂而美好的映射。夕阳的红色映照在江山之上,给人一种温暖而壮美的感觉,同时也暗示着人生的短暂和流逝,引发人们对时光的思考。
下半首诗句“处处烟尘收不得,早来晚去失真风”进一步强调了人们在尘世中的困扰和迷茫。烟尘象征着纷扰的尘世,而“收不得”则表明无法摆脱其中。最后一句诗句“早来晚去失真风”,意味着人们在时光的流转中,容易迷失自己的本真,被时光所冲刷,失去了真实的风采。
整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传达了诗人对人生境界的思考和追求。诗中通过对明暗室、暮日江山、烟尘和真风的描绘,深刻地表达了对超越尘世的追求和对真实之道的探索。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唤起读者对于真实、自我和生命的思考,引导人们从追逐物质到追求内心的明亮,从而达到一种心灵的升华。
误身何必叹儒冠,粗粝须甘苜蓿盘。瓜地可耕归独负,未应真坐缚微官。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
晚天未霁烟张雾,浮埃蔽空云擘絮。西山远挂月一眉,澹澹寒辉生绮户。须知仰视天中央,清飚震拂银河光。人影在地林影散,月出皎兮星斗璨。
从来席不暖,为尔便淹留。鸡黍今相会,云山昔共游。上帘宜晚景,卧簟觉新秋。身事何须问,余心正四愁。
傍家新筑好,儒道不相妨。松火客床梦,梅花诗屋香。欲盟六逸醉,始托四明狂。高视黄尘表,翛然何有乡。
万事源头必正名,非同综核汉公卿。时流不沮狂生议,侧立东华儜佩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