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偈颂十二首》

饥来喫饭,困来打眠。
炉鞴亘天,倒退三千。

作者介绍

释如净,字长翁(《中国佛学人名辞典》),俗姓俞,明州苇江(今浙江宁波)人。初自芙蓉山至明州雪窦山谒智鑑禅师,相侍十五年。宁宗嘉定三年(一二一○)受请住建康府清凉寺。迁台州瑞巖寺、临安府净慈寺、庆元府瑞巖寺,再住净慈寺。晚受诏住庆元府天童山景德寺。爲青原下十六世,雪窦智鑑禅师法嗣。约卒于理宗宝庆间,行脚四十余年,卒年六十六(《语录·辞世颂》)。有《天童如净禅师语录》二卷、《天童如净禅师续语录》一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续语录》及所附《观音导利兴圣宝林寺入宋传法沙门道元记》。 如净诗,以辑自《语录》、《续语录》者依原卷次编爲三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偈颂十二首》是宋代释如净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僧侣修行的艰辛和奉献精神,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表达,传达了一种超越物质欲望和个人舒适的追求。

诗词中的"饥来喫饭,困来打眠"表达了修行者对于食物和睡眠的简朴需求,强调了他们超越世俗欲望的决心。"炉鞴亘天,倒退三千"这句诗意味深长,炉鞴是指烧火的工具,亘天表示延绵至天际,倒退三千则暗指时间的推移。这句诗表达了修行者通过长时间的苦行和冥想,超越了时间的束缚和世俗的纷扰。

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揭示了修行者对物质生活的超脱,强调了内心的宁静和超越。通过反复强调饥饿和疲倦,作者展现了修行者在艰苦环境下仍能坚守初心的精神力量。这种奋发向上的精神象征着对于生活困境的坚韧和对内心境界的追求。

这首诗词的赏析在于其直白而又深邃的表达,通过简单的词句传达了修行者心境的升华。它鼓励人们超越物质欲望,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解脱。同时,它也提醒人们在面对困境时保持坚持和勇气,不被外界诱惑所动摇。

总之,《偈颂十二首》以简练的语言展现了修行者对物质生活的超越和内心的追求,表达了一种坚韧和奉献的精神。它通过对苦行和内心境界的描绘,呼唤人们超越物质欲望,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解脱。这首诗词的价值在于其对于人生意义的思考,对于精神追求的启示,给人们带来一种内心的力量和希望。

  • 《读本朝事有感十首》

    晚遭吕范攻尤峻,死辟荆舒恨未销。举世共非前濮议,无人细考后尊尧。

  • 《次楼宗簿祷雨韵》

    旱气满南州,深贻旰食忧。蟹能升古井,龙敢卧深湫。德政真无愧,丰年信可求。野人无别慕,鼓腹事西畴。

  • 《宋》

    古迹荒基好叹嗟,满川吟景只烟霞。乌衣巷在何人住,回首令人忆谢家。

  • 《仆近还舍似一篇饷秀实蒙以两篇见酢谨用前韵》

    春行日日度芳林,僧梦回看午转阴。闲喜林塘多静态,忙输蜂蝶见花心。三杯酒后逢人醉,几首诗多取意吟。惭愧孟郊三百首,何人收拾荐薰琴。

  • 《回途入玉晨观图经云周时太史郭真人宅周安得》

    太虚自是隔凡尘,惟恨神霄事不真。泥马空遗玄圣像,池鱼恐是小龙身。久知天上仙官贵,不救山中道士贫。旧宅固应存太史,徽称早已号真人。

  • 《念奴娇 寄萧善云》

    绛河明月,到中秋、不比寻常三五。神女梦,寒生嫉妒,特地行云行雨。天上婵娟,人间阴晦,怅望成凄楚。金尊翠袖,澹然相对无语。遥想天柱峰头,通宵宴赏,此地今何处。争似银桥侵汉表,直入琼楼玉宇。桂树婆娑,羽衣凌乱,偷得霓裳谱。素娥应笑,醉来狂兴如许。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