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面目汉,面目全该。
日烘杨柳眼,烟抹杏花腮。
黄莺啼不尽,特地下枝来。
释如净,字长翁(《中国佛学人名辞典》),俗姓俞,明州苇江(今浙江宁波)人。初自芙蓉山至明州雪窦山谒智鑑禅师,相侍十五年。宁宗嘉定三年(一二一○)受请住建康府清凉寺。迁台州瑞巖寺、临安府净慈寺、庆元府瑞巖寺,再住净慈寺。晚受诏住庆元府天童山景德寺。爲青原下十六世,雪窦智鑑禅师法嗣。约卒于理宗宝庆间,行脚四十余年,卒年六十六(《语录·辞世颂》)。有《天童如净禅师语录》二卷、《天童如净禅师续语录》一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续语录》及所附《观音导利兴圣宝林寺入宋传法沙门道元记》。 如净诗,以辑自《语录》、《续语录》者依原卷次编爲三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偈颂三十四首》是宋代释如净创作的一首诗词。该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形象生动的场景,表达了人物的某种境遇和情感。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无面目汉,面目全该。
日烘杨柳眼,烟抹杏花腮。
黄莺啼不尽,特地下枝来。
诗词的诗意表达了一个人的面目全被外界所决定,不再具备自我主张和独立意识。诗中通过描绘杨柳眼被阳光晒得发红,杏花腮被轻烟轻抹的形象,暗示了人物的面容与外界环境之间的交融和依存关系。黄莺不停地啼叫,特意落在树枝上,进一步强调了人物对外界的依赖和无法自主选择的境地。
这首诗词通过简短的语言描写,表达了人与环境的相互影响和制约的关系,以及人物缺乏自主性和主动性的困境。作者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将这个境遇表达得深入人心,让读者对人的自由意志和自我决定的重要性有所思考。整首诗给人以深思和哲理的启示,引发读者对人生意义和自我认知的思索。
黄菊一瓶酒,青山四壁书。吾年余岁许,天意复何如。寒日沙禽并,风霜野果疏。山城询故旧,十九是丘墟。
急管度青枝,醉眠芳草。云断巫阳梦能到。乍醒余困,晴影暗移纱帽。旧时闲意思,都忘了。今岁春迟,去年春早。点点繁红又多少。惜春归去,酒病翻成花恼。数声鸣鸟唤,人惊老。
文翁出治蜀,蜀士始文章。司马唱成都,嗣音得王扬。荦荦汉守孙,千秋起相望。操笔赋上林,脱巾选为郎。拥书天禄阁,奇字校偏傍。忽乘驷马车,牛酒过故乡。时平无谕檄,不访碧鸡祥。问君行何为,关陇正繁霜。中和助宣布,循吏缀前芳。岂特为亲荣,区区夸一方。
堂堂忠定家,三世兰为祥。父子继科第,菲菲姓名香。双英今复然,阶庭煜生光。愿言纫佩之,百世当流芳。
空蒙山翠湿乌纱,逗密穿深一迳斜。谁画秋崖满头雪,石坛倚竹看梅花。
雪里天家赐炕羊,两壶九醖紫霞觞。三宫夜给千条烛,更赐高丽黑玉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