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夏已过了,解夏犹未来。
中间一句子,莲花照水开。
因甚落草止啼,元只为婴孩。
释如净,字长翁(《中国佛学人名辞典》),俗姓俞,明州苇江(今浙江宁波)人。初自芙蓉山至明州雪窦山谒智鑑禅师,相侍十五年。宁宗嘉定三年(一二一○)受请住建康府清凉寺。迁台州瑞巖寺、临安府净慈寺、庆元府瑞巖寺,再住净慈寺。晚受诏住庆元府天童山景德寺。爲青原下十六世,雪窦智鑑禅师法嗣。约卒于理宗宝庆间,行脚四十余年,卒年六十六(《语录·辞世颂》)。有《天童如净禅师语录》二卷、《天童如净禅师续语录》一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续语录》及所附《观音导利兴圣宝林寺入宋传法沙门道元记》。 如净诗,以辑自《语录》、《续语录》者依原卷次编爲三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诗词的中文译文:
偈颂三十八首
结夏已过了,解夏犹未来。
中间一句子,莲花照水开。
因甚落草止啼,元只为婴孩。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释如净所作的偈颂,表达了对夏季的感受和对生命的思考。
诗中描述了夏季即将过去的景象,暗示着时光流转,一切都在不断变化。结夏已过了,指夏天即将结束,解夏犹未来,指解离夏季的炎热依然未到。
接下来的一句子,莲花照水开,描绘了莲花绽放在水面上的美景。这句话可以理解为对自然和生命的赞美,同时也蕴含了禅宗的意味,比如通过静心观察莲花绽放的美景,来领悟生命的意义。
最后两句则以一种反转的方式提出问题和思考生命的意义。诗中问道:“为什么草地上的啼叫停止了,只为了一个婴孩?”这里以婴孩为象征,表达了生命的脆弱与延续,也包含了人生的无常与转折。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文字表达了对自然、生命和禅宗思想的思考,通过夏季的过渡和莲花的绽放,与人类生命的起伏呼应,表现出释如净对生命的感悟和探索。
老农深住石溪傍,赤日蒙君过草堂。若问生涯无可答,梅天犹有晒书忙。
潮生潮落,千古长如许。吴越旧争衡,览遗迹、英雄何处。胥神忠愤,贾勇助鲸波,湍砥柱,驾鳌峰,万骑轰_鼓。连天雪浪,直上银河去。击楫誓中流,剑冲星、醉酣起舞。丈夫志业,当使列云台,擒颉利,斩楼兰,雪耻歼狂虏。
乡来诗坛上,权可声籍籍。君虽后两翁,而已分半席。主人龙门高,宜有如此客。横行翰墨场,往往一当百。挟是今西游,吐谈取双璧。要须早归来,成就法王宅。
骑曹公事日纷纷,荀令香炉欲罢薰。冷雨定知还作雪,好山无奈只藏云。看花便沉名何用,劝酒谁能耳不闻。岁晚官仓尘满眼,只应清坐独输君。
家谱忠仍孝,词林情更宏。牧羝无是子,雏风有难兄。谁谓身非逵,其如道不行。青蝇满天地,白日转清明。
石压笋斜出,崖县花倒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