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十五日结夏,老鼠入饭瓮。
七月十五日解夏,乌龟上竹竿。
诸方恁麽,净慈不然。
翻身透出竿头路,开眼掀翻瓮里天。
咄,两段不同休寐语,机先鹞子隔驴年。
释如净,字长翁(《中国佛学人名辞典》),俗姓俞,明州苇江(今浙江宁波)人。初自芙蓉山至明州雪窦山谒智鑑禅师,相侍十五年。宁宗嘉定三年(一二一○)受请住建康府清凉寺。迁台州瑞巖寺、临安府净慈寺、庆元府瑞巖寺,再住净慈寺。晚受诏住庆元府天童山景德寺。爲青原下十六世,雪窦智鑑禅师法嗣。约卒于理宗宝庆间,行脚四十余年,卒年六十六(《语录·辞世颂》)。有《天童如净禅师语录》二卷、《天童如净禅师续语录》一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续语录》及所附《观音导利兴圣宝林寺入宋传法沙门道元记》。 如净诗,以辑自《语录》、《续语录》者依原卷次编爲三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诗词:《偈颂三十八首》
中文译文:
四月十五日结夏,
老鼠入饭瓮。
七月十五日解夏,
乌龟上竹竿。
诸方恁麽,
净慈不然。
翻身透出竿头路,
开眼掀翻瓮里天。
咄,两段不同休寐语,
机先鹞子隔驴年。
诗意:这首诗词描写了一种对世事变幻的抱怨,以及对人生的思考。通过描述四月十五日结夏和七月十五日解夏的情景,反映了时间的流转和事物的变化。老鼠入饭瓮、乌龟上竹竿等形象,象征了人们对于世事突变的困惑和无奈。作者借用这些形象,表达出对于人生不确定性和世间有情事的不解与疑惑。最后两句诗则在暗示人们在时间长河中的微不足道。
赏析:这首诗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了一幅生活的片段,通过对动物行为的描写,传达了对于世事无常和人生短暂的反思。作者运用了比喻和象征手法,使得诗词中的形象更具有象征意义,增加了诗歌的意境感和深度。整首诗篇的节奏明快,语言简洁朴实,给人以深思的余韵,引发读者对生活和人生的思考。
强把州麾楚水东,星轺临按偶相逢。平居已是同闾里,岁晚还来托部封。千里江山多契阔,一樽风月且从容。我将投绂林泉去,拭目公归侍九重。
禹驾黄龙入九霄,空山阴有百神朝。翠微不用态罴守,乞与遗民共采樵。
丁香体柔弱,乱结枝犹垫。细叶带浮毛,疏花披素艳。深栽小斋后,庶近幽人占。晚堕兰麝中,休怀粉身念。
从昔漫浪心,家居意不适。晨圾香火余,饭了办游历。或访僧掇斋,或隐者对奕。归来任侵灯,龙吟喷霜笛。
云林拥深寂,山寺倚崔嵬。童子请先坐,师僧恐便回。庭黄霜到橘,阶绿雨滋苔。挂树猿相玩,呼之却下杰。
春花苦无阴,况与花俱秀。好在月明中,仰攀仍落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