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偈颂七十六首》

雪山六年冻不死,一麻一麦饿不死。
无端更道悟明星,跶倒至今扶不起。
普贤蹙頞,文殊偷喜。

作者介绍

释师范(一一七七~一二四九)(生年据《语录》卷二),号无准,赐号佛鑑,俗姓雍,梓潼(今属四川)人。九岁出家,光宗绍熙五年(一一九四)受具戒。六年,至成都,遇瞎堂高弟尧首座,请益坐堂之法。同年秋出峡,至荆南见玉泉俨。七年,见保宁无用全、金山退庵奇。又至四明,依育王秀巖瑞。后至钱塘,见松源岳于灵隠,往来南山,屡入肯堂充室,栖迟此山六年。继至吴门谒万寿无证修,又往西华秀峰依破庵先,往华藏依遯庵演。三年復还灵隠。时破庵居第一座,侍破庵开山广惠,三年散席,同登径山。又三年,偕破庵过天童扫密庵塔,留天童依息庵观,又返径山。破庵死,访旧友云窠巖于穹窿,并随之迁瑞光,皆爲首座。宁宗嘉定十三年(一二二○),入住庆元府清凉寺开法。居三年,移住镇江焦山普济寺。又迁庆元府雪窦山资圣寺、阿育王山广利寺。理宗绍定五年(一二三二),诏住临安府兴圣万寿寺。淳祐九年卒。爲南岳下十九世,破庵祖先禅师法嗣。有《无准师范禅师语录》六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粲无文撰《径山无准禅师行状》、《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六二《径山佛鑑禅师墓志铭》。 释师范诗,以辑自《语录》的偈颂及《语录》中单编的颂古、偈颂、贊等编爲三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偈颂七十六首》是宋代释师范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禅宗僧人的修行之路和心境。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寥寥数语道出了禅宗修行者的坚韧意志和对生命的领悟。诗中的第一句“雪山六年冻不死,一麻一麦饿不死”表达了禅修者在极端严寒和食物匮乏的环境下,仍然保持着坚强的生命力。这种顽强的精神是禅宗修行者在修行中所培养和追求的,他们通过超越身体的痛苦和欲望,探索内心的真实本质。

诗的下半部分“无端更道悟明星,跶倒至今扶不起。普贤蹙頞,文殊偷喜”则表达了修行者在修行过程中的某种领悟和心境。其中的“悟明星”可以理解为领悟到了一种超越常人认知的智慧。然而,诗中说这个领悟是“无端更道”,意味着它来自于无处可寻的源头,不受外界因果的束缚,具有超越性。然而,即便有这种领悟,诗中的“跶倒至今扶不起”却表明即便修行者有了这种超越的领悟,他们仍然无法摆脱尘世的牵绊,难以真正抓住智慧的本质。最后两句“普贤蹙頞,文殊偷喜”则描绘了修行者的内心境界,普贤和文殊是佛教中的两位菩萨,普贤菩萨常常表现出严肃的表情,而文殊菩萨则常常流露出喜悦的表情。通过这两句,诗中传达出修行者在修行过程中,既有苦行的辛劳,也有领悟智慧的喜悦。

这首诗词通过简练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揭示了禅宗修行者的心路历程。他们在极端的环境下坚持修行,超越身体的限制,寻找内心的智慧。诗意深远,给人以启迪和思考。诗中所描绘的修行者的心境和境界,折射出了人生的苦难与追求,以及超越尘世的渴望。通过这首诗词,读者可以感受到禅宗修行者对生命的洞察和对超越的追求,同时也引发人们对自身内心境界的思考和追求。

  • 《飞来峰猿》

    恐山还欲去,着尔慰山灵。挂处频分影,吟时不见形。鹫峰愁外远,巴峡梦中青。月下三声苦,幽人却要听。

  • 《泊钓台》

    白鹤千秋去不归,山川萧瑟閟光辉。孙郎祖墓今无主,不及先生一钓矶。

  • 《武康溪居即事寄实印大师四首》

    世路驱驱又白头,争如闲卧绝他求。门前荒陇依依在,碑折松枯尽列侯。

  • 《渔家傲》

    本是潇湘一钓客。自东自西自南北。只把孤舟为屋宅。无宽窄。幕天席地人难测。顷闻四海停戈革。金门懒去投书册。时向滩头歌月白。真高格。浮名浮利谁拘得。

  • 《与潘文叔游稀岳四首》

    欲行雨如蓰,既出云若涌。山高一身微,风动万国洶。岂唯林木悲,亦为毛发悚。众谓当亟回,吾行便贾勇。

  • 《和李十二舍人、裴四二舍人两阁老酬白少傅见寄》

    罢草王言星岁久,嵩高山色日相亲。萧条雨夜吟连晓,撩乱花时看尽春。此世逍遥应独得,古来闲散有谁邻。林中长老呼居士,天下书生仰达人。酒挈数瓶杯亦阔,诗成千首语皆新。纶闱并命诚宜贺,不念衰年寄上频。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