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道衡州远,而今又广州。
壎篪君膝下,风寸我蛮陬。
至矣贫而乐,谁云富可求。
斯文失张宫,吾道属朱刘。
赵蕃(一一四三~一二二九),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渡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早岁从刘清之学,以曾祖旸致仕恩补州文学,调浮梁尉、连江主簿,皆不赴。爲太和主簿,调辰州司理参军,因与知州争狱罢。时清之知衡州,求爲监安仁赡军酒库以卒业,至衡而清之罢,遂从之归。后奉祠家居三十三年。年五十犹问学于朱熹。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同年卒,年八十七。謚文节。蕃诗宗黄庭坚,与韩淲(涧泉)有二泉先生之称。着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干道稿》二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漫塘文集》卷三二,《章泉赵先生墓表》,《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赵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清武英殿聚珍版(简称殿本)、《永乐大典》残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十七卷。
《寄送潘文叔恭叔二首》是宋代赵蕃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通过表达诗人与潘文叔恭叔的离别之情,抒发了自己贫苦而乐观的心态,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
已经离开衡州遥远的地方,如今来到广州。
在壎篪君的膝下,感受着风吹拂我这个蛮陬(指自己)。
尽管贫穷,但我依然快乐,谁说富贵才是追求的目标。
这种文化已经失去了张宫(指古代文化的辉煌),我追随的是朱刘(指儒家传统文化)之道。
诗意和赏析:
《寄送潘文叔恭叔二首》表达了离别之情和对现实生活的思考。诗人赵蕃离开了遥远的衡州,来到繁华的广州,与潘文叔恭叔(可能是朋友或亲人)相聚一堂。诗中的"壎篪君"是指潘文叔恭叔的地位和身份,而"风寸我蛮陬"则是诗人自称,意味着自己出身低微、未能受到良好教育。
尽管贫穷,诗人仍然感到快乐,并质问了现实中追求富贵的观念。他认为富贵并非唯一的追求目标,表达了一种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赵蕃通过对比"斯文失张宫"和"吾道属朱刘",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思考。"斯文失张宫"指古代文化辉煌的消逝,而"吾道属朱刘"则是指他追随的是儒家传统文化的道路。
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批判和对传统文化的思索。他坚守自己的信念,不为物质财富所动,表现出一种追求内心宁静和精神富足的态度。这首诗以简洁而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离别、人生和价值观的思考,体现了宋代人文化自觉和思想意识的特点。
险尽涂初坦,寒轻日向中。稻云迟雨碧,荞雪早霜红。五日再行役,二年三鞠躬。只言弃官久,却与在官同。
寒食今年二月晦,树林深翠已生烟。绕城骏马谁能借,到处名园意尽便。但挂酒壶那计盏,偶题诗句不须编。忽闻啼鵙惊羁旅,江上何人治废田。
百越干戈未息肩,九原金鼓又轰天。崆峒山叟笑不语,静听松风春昼眠。
曾见宜秋辇路门,大书黄榜许游行。汉家宽大风流在,老去西湖乐太平。
方塘纳霁景,一碧共晴寒。微波坐来息,人意亦平宽。
碧溪曾寄流红字。忍话当时事。重来种种尽堪悲。有酒盈杯、聊为故人持。夜闲剪烛西窗语。怀抱今如许。尊前莫讶两依依。绿鬓朱颜、不似少年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