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偈颂二十五首》

结却衲僧布袋头,天童拈来作气毬。
脚尖趯出佛无数,付与丛林作马牛。

作者介绍

释如净,字长翁(《中国佛学人名辞典》),俗姓俞,明州苇江(今浙江宁波)人。初自芙蓉山至明州雪窦山谒智鑑禅师,相侍十五年。宁宗嘉定三年(一二一○)受请住建康府清凉寺。迁台州瑞巖寺、临安府净慈寺、庆元府瑞巖寺,再住净慈寺。晚受诏住庆元府天童山景德寺。爲青原下十六世,雪窦智鑑禅师法嗣。约卒于理宗宝庆间,行脚四十余年,卒年六十六(《语录·辞世颂》)。有《天童如净禅师语录》二卷、《天童如净禅师续语录》一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续语录》及所附《观音导利兴圣宝林寺入宋传法沙门道元记》。 如净诗,以辑自《语录》、《续语录》者依原卷次编爲三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偈颂二十五首》是宋代僧人释如净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结下僧人的衲衣,如同收起布袋头,
天童捻起来做成气球。
脚尖跳出无数佛陀,
放入丛林中成为马与牛。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一系列象征性的意象,传达了一种超越凡俗的境界。衲僧的衣袋与佛教的修行和苦行相联系,象征着修行者放下尘世的束缚。天童拈来的气球则代表着轻盈、逍遥和自由的心境。脚尖跳出的无数佛陀象征着在修行中超越了佛陀的存在,表达了超越世俗的境地。最后,将这些佛陀放入丛林中成为马与牛,意味着归于自然,回归世俗,将修行的智慧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和象征性的意象展现了佛教修行的境界。作者通过衲僧的衣袋、气球和跳出的佛陀等形象,表达了超越尘世、超越自我、超越佛陀的境界。它呈现了一种超越世俗的宁静和自在,以及将修行的智慧与日常生活融为一体的境地。作者借助这些象征性的意象,引导读者思考生命的本质和超越世俗的境界。这首诗词在简洁中蕴含深邃的哲理,给人以启示和思考。

  • 《八月十九日得董正翁寺丞书兵疫后城中故旧十》

    黄菊一瓶酒,青山四壁书。吾年余岁许,天意复何如。寒日沙禽并,风霜野果疏。山城询故旧,十九是丘墟。

  • 《感皇恩(和吴推官)》

    急管度青枝,醉眠芳草。云断巫阳梦能到。乍醒余困,晴影暗移纱帽。旧时闲意思,都忘了。今岁春迟,去年春早。点点繁红又多少。惜春归去,酒病翻成花恼。数声鸣鸟唤,人惊老。

  • 《送文学士倅邛州》

    文翁出治蜀,蜀士始文章。司马唱成都,嗣音得王扬。荦荦汉守孙,千秋起相望。操笔赋上林,脱巾选为郎。拥书天禄阁,奇字校偏傍。忽乘驷马车,牛酒过故乡。时平无谕檄,不访碧鸡祥。问君行何为,关陇正繁霜。中和助宣布,循吏缀前芳。岂特为亲荣,区区夸一方。

  • 《番阳张君叔振观予以其家双瑞图俾诗之叔振大》

    堂堂忠定家,三世兰为祥。父子继科第,菲菲姓名香。双英今复然,阶庭煜生光。愿言纫佩之,百世当流芳。

  • 《早春山中》

    空蒙山翠湿乌纱,逗密穿深一迳斜。谁画秋崖满头雪,石坛倚竹看梅花。

  • 《湖州歌九十八首》

    雪里天家赐炕羊,两壶九醖紫霞觞。三宫夜给千条烛,更赐高丽黑玉香。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