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西来坐少林,灯灯相续至如今。
泥牛斗里同归海,玉线联时妙契鍼。
未坠绵绵吾祖绪,不忘切切老婆心。
风前一弄无弦曲,会有丛林人赏音。
释正觉(一○九一~一一五七),号宏智,俗姓李,隰州隰川(今山西隰县)人。年十一出家,十五落髮,十八游方,三十四出世。得度于凈明寺本宗大师,得戒于晋州慈云寺智琼律师,得法于舒州丹霞山子淳禅师。初住泗州普照寺。钦宗靖康二年(一一二七)四月,移住舒州太平兴国禅院。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十月,迁江州庐山圆通崇胜禅院。二年六月,住江州能仁寺,九月,移住真州长芦崇福禅院。三年末住庆元府天童山景德寺。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受诏住临安府灵隐寺,未阅月,归天童。二十七年卒,年六十七。爲青原下十三世,丹霞子淳禅师法嗣。有宗法等编《天童正觉禅师广录》九卷传世。事见《广录》及所附周葵撰《塔铭》、王伯庠撰《行业记》,《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一四、《宝庆四明志》卷九有传。 正觉诗,以辑自《续藏经》所收《天童正觉禅师广录》编爲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译文:《偈颂二百零五首》
宋代 释正觉
万里西来坐少林,
灯灯相续至如今。
泥牛斗里同归海,
玉线联时妙契针。
未坠绵绵吾祖绪,
不忘切切老婆心。
风前一弄无弦曲,
会有丛林人赏音。
诗意:这首诗是宋代佛教僧人释正觉所作。诗中由少林寺的灯火代表着佛教的传承,称颂了佛教经久不衰的传播与延续。泥牛斗中的泥牛象征远道而来的文化与智慧,它们都归属于同一个海洋,意味着不同传统在文化交流中相互融合。而玉线和针的契合则意味着人与宇宙之间的默契与相通。
诗人表达了对佛教传统的尊重和怀念,并展示了佛教的宽容和包容精神。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即便没有琴弦,但人们仍可在风中奏响无弦曲,丛林中的人也能欣赏到音乐。这里借音乐的意象来表达佛教的教义以及他人对佛教的欣赏和理解。
赏析: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意象,表达了佛教的传承与延续、文化交流与融合,以及佛教的宽容与包容。通过描绘灯火、泥牛、玉线和针等意象,将佛教的价值观和人与宇宙的关系展示得淋漓尽致。整首诗流畅自然、意境深远,展示了佛教的智慧与美好。
玄冥布令雨雪,白瀑倾崖玉作花。坐爱奔声空谷窅,幽深方觉是仙家。
君家冰玉传素风,瓮头色与冰玉同。薰人气和喜屡接,入琖色轻看若空。梅花破萼香澹澹,江天欲雪云蒙蒙。坐客已醉复赞叹,头不岑岑常忆公。
庆云呈瑞为明时,演畅丝纶在紫微。銮殿对时亲舜日,鲤庭过处著莱衣。闲寻竹寺听啼鸟,吟倚江楼恋落晖。隔座银屏看是设,一门清贵古今稀。
砌风鸣叶繁霜坠。坠霜繁叶鸣风砌。山外水潺潺。潺潺水外山。冷衾愁夜永。永夜愁衾冷。砧响更蛩吟。吟蛩更响砧。
双双小凤斜,淡淡鸦儿稳。一曲渭城歌,柳色饶春恨。离觞洗别愁,酒尽愁难尽。宝瑟雁纵横,谁寄天涯信。
愁云欲雪未成雪,忽闻寒雨夜淋浪。但知岁月堕寂寞,不悟乾坤发艳阳。天黑鬼车声更大,夜阑客枕梦初长。明朝起视篱砌下,草芽浥浥又回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