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暗笋无数,江晴水有痕。
田蛙喧麦陇,野犬卧柴门。
叶茵(一一九九?~?)(生年据本集卷三《己酉生日敬次靖节先生拟挽歌辞三首》、《既次韵或非之作解嘲》“衰龄踰五十”推算),字景文,笠泽(今江苏苏州)人。曾出仕,“十年不调”(本集卷二《参选有感》),退居邑同里镇,筑顺适堂,以杜甫诗“洗然顺所适”得名。与陈起等有唱酬。有《顺适堂吟稿》五卷。事见清同治《苏州府志》卷四八。 叶茵诗,以清顾氏读画斋刊本爲底本,校以汲古阁影宋钞本(简称汲古阁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即事》是宋代叶茵创作的一首诗词。它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自然景物和田园生活,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情感。
诗词的中文译文为:
竹林中暗藏着无数嫩笋,
江水在晴朗的天空下留下痕迹。
田野中的蛙儿在麦田间喧闹,
野犬躺在柴门前休憩沉睡。
这首诗词通过简练的笔触描绘了四幅自然景象,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农村生活的感知。
诗意和赏析:
《即事》以简洁的语言和直接的描写方式展示了自然和人物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朴实的田园风光。诗中的竹林、江水、田野、柴门等元素都是平凡的事物,但通过诗人的描写,它们变得生动有趣。
首先,竹林中的嫩笋形成了一幅隐秘的景象,暗示着生命的孕育和成长。这种景象给人一种清新、活力和希望的感觉,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的美妙与无穷的可能性。
其次,江水的痕迹在晴朗的天空下显露出来,这种描写传递出一种宁静和恬静的氛围。江水流动的痕迹是流转、变幻和永恒的象征,也可以视作时间的痕迹,提醒人们珍惜当下,感悟生命的流动和变迁。
接着,诗中的田野和麦田中的蛙儿的喧闹形成了一种活力四溢的画面。这种描写给人一种欢快、热闹和丰收的氛围,展示了农田的生机与农人的辛勤劳作。
最后,野犬躺在柴门前休憩沉睡,呈现出一种宁静和宅居的景象。这里的柴门可以看作是诗人家庭的象征,而野犬则代表着自由和安逸。通过这种对比,诗人表达了对简朴、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田园生活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观察和体验。它以简洁的方式展现了自然的美丽、生活的真实和人情的淳朴,给读者带来一种宁静、清新和舒适的感受。
未得草茅封下事,少从桃李径中行。
慰心佛氏未萧条,卓卓缁林有俊髦。知见香熏舌本别,名言垢净眼棱高。锦云脚踏冷修月,仙峤牵颓閒钓鳌。良遂肯从麻谷后,声光矫矫壮吾曹。
新凉为招客,胜集非预图。前峰雨未散,泠风绕吾庐。披襟沐清驶,合席随沾濡。定知喧譊中,欲此一快无。兴来扩以酒,草具来须臾。田翁偶过我,添杯坐其偶。为言秋暑剧,稻畦日凋疏。宁辞抱瓮劳,仅给园中蔬。喜兹甘澍足,普润无遗墟。遥山莽难分,绿浪摇虚徐。我病不任耕,岁收
架壁珍藏万古书,世间清绝在吾庐。绿瓶香破分家酿,曲圃云开翦露蔬。白日渐随秋意短,故人尽向老来疏。今年种得回峰菊,乱点东篱玉不如。
白玉盘从海面浮,闲云一点即时收。山川表里无遗照,天地寻常可是秋。清景似偏孙相阁,高情更属庾公楼。暂纾化笔归诗句,不泯长随洛水流。
墙下春渠入禁沟,渠冰初破满渠浮。凤池近日长先暖,流到池时更不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