径暖草如积,山晴花更繁。
纵横一川水,高下数家村。
静憩鸡鸣午,荒寻犬吠昏。
归来向人说,疑是武陵源。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歷签书淮南判官、知鄞县、通判舒州,召爲群牧判官。出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嘉祐三年(一○五八),入爲度支判官,献万言书极陈当世之务。六年,知制诰。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出知江宁府。寻召爲翰林学士。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除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因新法迭遭攻击,辞相位,以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八年,復相。九年,再辞,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十年,免府任,爲集禧观使,居江宁钟山。元丰元年(一○七八),封舒国公。后改封荆。哲宗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绍圣中謚文。着有《临川集》一百卷、《唐百家诗选》二十卷、《新经周礼义》二十二卷(残)。另有《王氏日录》八十卷、《字说》二十卷、《老子注》二卷、《洪范传》一卷、《论语解》十卷,与子雱合着《新经诗义》三十卷,均佚。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四《王荆公安石传》。《宋史》卷三二七有传。 王安石诗,有全集本和诗集李壁注本两个系统。今以明嘉靖三十九年吉阳何氏抚州覆宋绍兴中桐庐詹大和刊《临川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其中诗三十七卷,第三十八卷有六首四言诗)爲底本。校以南宋龙舒刊《王文公文集》本(简称龙舒本),张元济影印季振宜旧本《王荆文公诗李雁湖笺注》本(张氏以爲系元大德本,据今人考证,实明初刻本,简称张本),清缪氏小岯山房刊本(简称缪本),日本蓬左文库所藏朝鲜活字本(简称蓬左本)。校本多出底本的诗,以及从他书辑得的集外诗,分别编爲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卷,各本多有与他人诗集互见或误收的诗,前人已多有指明。爲谨慎计,凡本集各本已收的诗,仍全部收入,在诗题下加注或加按说明;《瀛奎律髓》误收的他人诗,入存目。
这首诗词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的作品,题为《即事》。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径暖草如积,
山晴花更繁。
纵横一川水,
高下数家村。
静憩鸡鸣午,
荒寻犬吠昏。
归来向人说,
疑是武陵源。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自然山水景色的图景,展示了作者在这样的环境中的感受和思考。诗中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美景的观察和感慨。
赏析:
这首诗以景写人的方式,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展现了自然的美丽和宁静。首句“径暖草如积”,描绘了小径上温暖的阳光下长满了茂盛的草;第二句“山晴花更繁”,描述了山上晴朗的天空下花朵的繁茂,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接下来的两句“纵横一川水,高下数家村”,通过描绘一条弯曲的河流和分布在高低处的几个村庄,展示了自然山水的壮丽景色,给人一种宽广和层次感。这些景象中的变化和对比,反映了山水之间的和谐与平衡。
后两句“静憩鸡鸣午,荒寻犬吠昏”,在描绘了一天中的不同时刻,以及休息和繁忙的对比。鸡鸣午时,一切安静下来,人们休息,享受宁静;而到了昏暮时分,狗的吠叫和人们的喧嚣,使得环境变得喧嚣和不安宁。
最后两句“归来向人说,疑是武陵源”,表达了作者欣赏这美景后的心情和感受。归来后,作者向身边的人分享这美丽的景色,但他也产生了一种疑惑,觉得这景色竟如此美丽,仿佛置身于武陵源的风景中。这种疑惑和惊叹,展示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深深的感受和赞美。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简洁而生动的语言,以山水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观察和感受,展示了自然美的壮丽和变化的魅力,同时也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尽弹筝仕女,会银甲,骤冰弦。看蝉影**,莺声历历,鸿阵翩翩。哀音暮年多感,柰对花、对酒更闻鹃。却恐乘云飞去,缠头袅住非烟。乌丝缀谱倩陈玄。雅调为谁传。嗟江上峰青,湘皋木落,与挟飞仙。正须丝竹陶写,尽胜渠、槌拍事枯禅。莫负金尊皓月,难留锦瑟华年。
正欲持杯赏万红,却遭连日雨兼风。种花欲看难如此,可是衰翁赋分穷。
绕绕云梯,上彻青霄霞外。与诸仙同饮,镇长春醉。虎啸猿吟,碧桃香异风飘细。希奇。想人间难识,这般滋味。姮娥奏乐箫韶,有仙音异品,自然清脆。遏住行云不敢飞。空凝滞。好是波澜澄湛,一溪香水。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树倒群公尚不飞,先生於此独知几。杀身无益事成败。闭口不言心是非。吴渚蓴鲈张翰去,鉴湖风月贺章归。从教血染长安市,一舸清风眠钓矶。
夜窗搔首发鬅鬙,病不胜衣倚瘦藤。堪笑颜回忍饥面,常依韩愈看书灯。残生已与灰俱冷,旧友谁如几可凭?月落风生忽增气,掠檐劲翮有归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