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波渺渺,踪迹杳难寻。
城里无时到,云边闭户深。
寒灯明古像,晚磬出疏林。
寂寞怀高趣,西轩日易沈。
释智圆(九七六~一○二二),字无外,自号中庸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俗姓徐。年八岁,受具于龙兴寺。二十一岁,传天台三观于源清法师(吴遵路《闲居编》序)。居杭州孤山玛瑙院,与处士林逋爲友(《咸淳临安志》卷七○)。真宗干兴元年卒,年四十七。謚号法慧(《武林高僧事略》)。有杂着,闲居编》五十一卷,仁宗嘉祐五年刊行于世。 智圆诗,存于《闲居编》卷三七至五一。《闲居编》无单本传世,惟见《续藏经》。今录诗十五卷,即以上海涵芬楼影印日本大正《续藏经》本爲底本。
《寄省悟师》是宋代释智圆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寄省悟师
平静的湖泊波浪浩渺,追踪悟师的足迹已变得模糊。城中时刻未曾到达,云端之上的住处深深地闭着门窗。寒冷的灯光照亮着古老的佛像,晚钟声从稀疏的林中传出。孤独中怀念着高尚的境界,西轩的太阳逐渐西沉。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释智圆对一位省悟师的思念之情。诗中描绘了一个平湖波浪荡漾、寂静幽深的景象,诗人追寻悟师的足迹,却渐渐失去了线索。悟师所居之地位于城中,但诗人却无法进入城中与悟师相见,只能仰望云端的闭户之处。在这孤寂寥落的环境中,寒灯照亮着古老的佛像,晚钟的声音从稀疏的林中传来,给人一种宁静的氛围。诗人深感孤独,却怀念悟师所教授的高尚境界,但时间也在不可阻挡地流逝,太阳西沉,象征着逝去的时光。
赏析:
《寄省悟师》这首诗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悟师的思念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景物描写,平静的湖泊、迷蒙的波浪和云边的闭户,为诗词营造了一种梦幻般的氛围。寒灯明古像和晚磬出疏林的描写,更加强调了寂寞和孤独的感觉。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巧妙地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情感和对悟师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表达了自己追寻悟师的心情和对高尚境界的向往。诗人的孤独和思念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共鸣。这首诗充满了禅宗的意境,通过寥寥数语,将诗人的内心情感与自然景物相融合,给人以清幽的感受。
总之,《寄省悟师》这首诗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悟师的思念之情以及对高尚境界的向往。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将内心情感与自然相融合,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谪居屡在陈,从者有愠见。山荒聊可田,钱矰还易办。夷俗多火耕,放习亦颇便。及兹春未深,数亩犹足佃。岂徒实口腹,且以理荒宴。遗穗及鸟雀,贫寡发余羡。持耒在明晨,山寒易霜霰。
近时厌雨,喜午日、放开天日。不用辟兵符,从今去也,管定千祥万吉。已报甘泉新捷到,况更是、年丰堪必。任景物换来,蛙鸣蝉噪,耳边口煎唧。洋溢。尽教愿乞,兵厨闲秩。看恰好园池,随宜亭榭,人道瀛洲压一。且恁浮沈,奈何衰悴,惟怕牧之名毕。安得去,占却三神绝顶,瑞芝同
一篇长恨有风情,十首秦吟近正声。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世间富贵应无分,身后文章合有名。莫怪气粗言语大,新排十五卷诗成。
平楚干戈后,田园失耦耕。艰难登一第,离乱省诸兄。树没春江涨,人繁野渡晴。闲来思学馆,犹梦雪窗明。
拔士新丰逆旅中,怀贤鸭绿水波东。酒顷一斗鸢肩客,醋设三杯羊鼻公。
暮秋天气,似堪悲、还有一般堪悦。憔悴黄花风露底,香韵自能招客。手当红牙,觞飞急羽,且为酬佳节。龙山依旧,不知谁是豪杰。我爱隐士风流,就开三径,欲往无能得。万事会须论一醉,非我非人非物。座上狂歌,尊前起舞,待向醒时说。傲霜枝在,莫教空老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