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寄如愚珙二首》

雁塔蟾宫尽假途,要须行实副名誉。
六经堂上归来日,饱读平生未见书。

作者介绍

刘子翚(一一○一~一一四七)字彦沖,号病翁,崇安(今属福建)人。韐仲子。以荫补承务郎,辟爲真定府幕属。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通判兴化军(本集卷五《送张当世序》)。后以疾退居故乡屏山,学者称爲屏山先生,朱熹尝从其问学。绍兴十七年卒,年四十七。遗着由其子玶编爲《屏山集》二十卷,胡宪爲之序,朱熹跋。《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刘子翚诗,以明正德七年刘泽刻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十八年李廷钰秋柯草堂刊本(简称李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寄如愚珙二首》是宋代刘子翚的作品。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作者的心情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于名利和虚荣的深思熟虑。他通过雁塔和蟾宫的比喻,暗喻世俗的名誉和虚幻的追求都是虚假的,没有真实的价值。作者强调了实际的行动和真正的学问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他自省地表示自己虽然回到六经堂,但读书的过程却未曾见到真正的收获,暗示了个人的不满和对于虚浮的学问的批评。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寓意深远的方式传递了作者对于名利和虚荣的看法。通过雁塔和蟾宫的象征,诗人表达了对社会虚荣和虚假追求的不屑和批判。他强调了实际行动和真正学问的重要性,暗示了真正的人生成就需要通过实际的努力和真实的知识来实现。作者的自省和不满也在诗中体现出来,他对于虚浮的学问和浮夸的名声的反思和质疑也引发了读者对于人生价值和追求的思考。

这首诗词内容简洁,意境深远,通过对于虚荣和追求的批判,以及对于实际行动和真正学问的强调,诗人呈现了自己对于人生的思考和对于社会现象的观察。读者在欣赏这首诗词时,可以从中感受到作者的内心世界和对于人生的思索,同时也能够引发对于名利和虚荣的反思,思考真正的人生意义和价值所在。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