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木成乔林,秋空见明月。
芥子之中入正定,须弥山中从定出。
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无物堪比伦,教我如何说。
释智朋,四明(今浙江宁波)人,俗姓黄。居衡州华药寺,建康清凉寺。高宗绍兴七年(一一三七)住婺州天宁寺(《罗湖野录》卷四),后退居明州瑞巖。爲青原下十三世,宝峯照禅师法嗣。事见《五灯会元》卷一四。
《偈倾一百六十九首》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为释智朋。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老木成乔林,
秋空见明月。
芥子之中入正定,
须弥山中从定出。
过去佛,现在佛,
未来佛,无物堪比伦,
教我如何说。
中文译文:
古老的树木成为苍翠的林木,
秋天的天空见证明亮的月光。
微小如芥子的一切融入至真的定境,
巍峨如须弥山的众生从定境中出现。
过去的佛陀、现在的佛陀,
未来的佛陀,无物能与之相比拟,
请告诉我应该如何表达。
诗意与赏析:
《偈倾一百六十九首》是一首佛教意味浓厚的诗词,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思考和领悟。诗中以自然景物和佛教哲理相结合,通过对树木、秋天、月亮等元素的描绘,寄托了诗人对佛性觉醒的追求。
诗的开篇以老木成乔林的景象描绘,意味着修行者通过岁月的洗礼和历练,经验丰富、智慧成熟。接着,秋天的天空中明亮的月光出现,象征着智慧和觉悟的启迪。这里的秋天和明月可以理解为修行者心境的净化和明亮。
接下来的两句“芥子之中入正定,须弥山中从定出”是诗中的重点,表达了修行者的境界和修行的过程。芥子是微小的种子,代表着人们微小的存在,而正定则是佛教中修行者通过专注和觉知达到的境界。这两句诗揭示了修行的核心,即通过心境的安定与净化,可以超越个体的局限,达到宏观的境界。
接下来的三句“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无物堪比伦,教我如何说”表达了佛法的无边无际和超越时空的特性。过去、现在、未来的佛,是指佛性的存在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无物可与之相比。这种超越的境界使诗人感到无法言说,表达了对佛性智慧的敬畏和无限崇高的赞叹。
整首诗词以自然景物为载体,通过隐喻和象征手法,表达了佛教哲理和修行的思考。通过对自然界和佛法的融合,诗人展示了对生命和宇宙本质的深刻洞察,以及对佛性智慧的追求和敬畏。
请注意,以上赏析仅为个人理解和解读,不同的阅读者可能有不同的诠释和感受。
横石架广门,天风自来去。夜半闻洞箫,知是神游处。
愤时唯泯默,忧国漫咨嗟。上略思黄石,中原望翠华。散才甘社栎,击迹类匏瓜。世事无穷尽,吾生得有涯。
空山暮雨,枯木晓霜。此处闻声,若为断肠。
父子追随一笑倾,东园东畔路初成。夹栽芳草如绳直,前出篱门似砥平。春近野梅香欲动,雨余沟水细无声。今朝有喜谁能识?不用人扶亦自行。
金马延群俊,芸午聚众书。杳疑神境绝,深与世尘疏。气逼烟霄爽,光分日月余。不材叨误选,故友幸聊居。云盖森朝骑,天阍谨契鱼。后先陪贾马,左右揖严徐。朱阁霜清外,璇题日上初。词林精采撷,艺囿纵游鱼。决胜揪枰暝,穷欢绮席舒。朝错升紫闼,咫尺侍彫舆。玉壨俄乡思,铜符
县庭事简得馀功,诗兴秋来不可穷。卧听寒蛩莎砌月,行冲落叶水村风。愁髭渐去人前白,醉面犹怜鉴里红。苦恨交亲多契阔,未知良会几时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