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生富汉亦贫儿,人不知渠只我知。
跳过六轮中耍峭,养成三界外愚痴。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歷签书淮南判官、知鄞县、通判舒州,召爲群牧判官。出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嘉祐三年(一○五八),入爲度支判官,献万言书极陈当世之务。六年,知制诰。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出知江宁府。寻召爲翰林学士。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除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因新法迭遭攻击,辞相位,以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八年,復相。九年,再辞,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十年,免府任,爲集禧观使,居江宁钟山。元丰元年(一○七八),封舒国公。后改封荆。哲宗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绍圣中謚文。着有《临川集》一百卷、《唐百家诗选》二十卷、《新经周礼义》二十二卷(残)。另有《王氏日录》八十卷、《字说》二十卷、《老子注》二卷、《洪范传》一卷、《论语解》十卷,与子雱合着《新经诗义》三十卷,均佚。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四《王荆公安石传》。《宋史》卷三二七有传。 王安石诗,有全集本和诗集李壁注本两个系统。今以明嘉靖三十九年吉阳何氏抚州覆宋绍兴中桐庐詹大和刊《临川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其中诗三十七卷,第三十八卷有六首四言诗)爲底本。校以南宋龙舒刊《王文公文集》本(简称龙舒本),张元济影印季振宜旧本《王荆文公诗李雁湖笺注》本(张氏以爲系元大德本,据今人考证,实明初刻本,简称张本),清缪氏小岯山房刊本(简称缪本),日本蓬左文库所藏朝鲜活字本(简称蓬左本)。校本多出底本的诗,以及从他书辑得的集外诗,分别编爲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卷,各本多有与他人诗集互见或误收的诗,前人已多有指明。爲谨慎计,凡本集各本已收的诗,仍全部收入,在诗题下加注或加按说明;《瀛奎律髓》误收的他人诗,入存目。
《寄李道人》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李生富汉亦贫儿,
人不知渠只我知。
跳过六轮中耍峭,
养成三界外愚痴。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个名叫李生的人,他在外表上看起来富有,但实际上却是个贫穷的人。他隐藏了自己的贫困状态,只有我知道他的真实情况。他在世俗的六轮中跳跃,展现了自己的聪明才智,但却养成了三界之外的愚蠢和迷茫。
赏析:
这首诗以李生的身份为切入点,通过对他的描述和反思,表达了一种对世俗和人生的思考。李生表面上是富有的人,但实际上却是贫穷的。这种反差暗示了世界的表象和本质之间的差异,也反映了人们在追求物质财富时所面临的困境。
诗中提到李生在六轮中跳跃,意味着他在社会的不同层面中游走,展现了他的聪明和机智。然而,这种游走并没有让他摆脱愚蠢和迷茫。"三界外愚痴"这一表达,指的是李生超越了世俗的范畴,但却在精神上陷入了迷惘和无知之中。这种愚痴可能是对人生意义的思考,也可能是对社会伦理和价值观的质疑。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通过揭示李生的真实状况和他内心的困惑,诗词传递了一种超越物质追求的价值观,并呼唤人们在追求财富和名利的同时,更加关注内心的成长和精神的追求。
十舍到商颜,虽遥不甚艰。东西逆洛水,表里看秦山。身在烟霞外,心存人子间。庭闱况非远,自可指期还。
海底珊瑚高几丈,千年试作千寻网。万牛挽出沧溟深,蛟龙怒号霹雳响。扶桑日浸红涛热,光华照曜黄金阙。季伦本是粗男儿,金椎一击纷如雪。
彩仗神旗猎晓风,鸡人一唱鼓蓬蓬。铜壶漏水何时歇,如此相催即老翁。
故老田居好是闲,无端荐起列鸳班。一朝谪去上阳堡,始悔从前躁出山。
将军埋骨处,过客式英风。北伐生前烈,南枝死后忠。山河戎马异,涕泪古今同。凄断封丘草,苍苍落照中。
修眉横映远山青,却寄芳心一曲琴。可惜相如今病渴,薄情犹赋白头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