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雪覆茅屋,僧居清更清。
浮生千劫尽,长日一灯明。
野鸟呼能下,山灵避不行。
旧时江月住,时听诵经声。
薛嵎(一二一二~?),字宾日,小名峡,小字仲止,永嘉(今浙江温州)人。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时年四十五(《宝祐四年登科录》)。官长溪簿(清干隆《福建通志》卷二六《职官志》)。有《云泉诗》。 薛嵎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本爲底本,参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顾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群贤集)。编爲一卷。
《寄珂雪屋》是宋代薛嵎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积雪覆茅屋,
僧居清更清。
浮生千劫尽,
长日一灯明。
野鸟呼能下,
山灵避不行。
旧时江月住,
时听诵经声。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的景象,在茅屋上积雪厚厚地铺满,仿佛覆盖了整个房屋。僧人寂静地居住在这里,这里的宁静使得僧人的心境更加清净。时光荏苒,无尽的轮回终将结束,而长长的白昼中只有一盏灯火闪烁不灭。野鸟呼唤着飞落,山灵们却不愿离开。过去的时光里曾留下了江上明亮的月光,时而还能听到诵经声的回响。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冬日景色和僧居生活的描绘,表达了一种宁静和超脱的意境。积雪覆盖的茅屋象征着世俗的尘嚣被冰封,僧人在这样的环境中能够更加专注于修行,心灵更加纯净。诗中的“浮生千劫尽”表达了对于生死轮回的洞悉,同时也寄托了对解脱和永恒的向往。长日一盏灯明的描写则强调了时间的长久和孤寂,也暗示了僧人对于内心光明的追求。野鸟呼唤而下,山灵却不行,反映了自然界与人类的互动,山林间的灵性使得人类难以理解其真正的本质。最后,诗中回忆过去的江月和诵经声,渲染出一种乡愁和寂寥之感,也表达了对于曾经美好时光的怀念。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宁静而超脱的境界,展现了薛嵎对于禅修生活和内心净化的追求。通过对自然景物、内心境界和过去回忆的交织,诗词传达了一种平和与超越的情感,引发读者对于生命和存在意义的思考。
年年黄菊滟秋风。更有拒霜红。黄似旧时宫额,红如此日芳容。青青未老,尊前要看,儿辈平戎。试酿西江为寿,西江绿水无穷。
江海扁舟客,云山一衲僧。相逢两无语,若个是南能。
朝发披香殿。夕济汾阴河。于兹怀九逝。自此敛双蛾。沾妆疑湛露。绕臆状流波。日见奔沙起。稍觉转蓬多。胡风犯肌骨。非直伤绮罗。衔涕试南望。关山郁嵯峨。始作阳春曲。终成苦寒歌。惟有三来劲夜。明月暂经过。
抱病荒村望欲迷,骏奔无数独鸡栖。瞻言冬鼓何时歇,好听农郊雨一犁。
楼台寂寂白云堆,三径萦迂锁翠苔。怪得菊松多喜色,只缘琴鹤已归来。人瞻北斗光尤仙,门对南山掩复开。野客再持漫刺谒,不应袖手又空回。
草树加蒙密,波涛计渺冥。似宜穿野屩,直与眺江亭。薪湿厨烟重,泥浑井汲腥。虚堂坐昏黑,时见一流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