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七十一衰翁,此道心知万折东。
名位集贤唐学士,文章内相陆宣公。
两朝纶綍倾前古,四海绅緌立下风。
手把一枝梅欲寄,江南岁暮待春鸿。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爲甲科第一,爲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歷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爲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爲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爲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顔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爲“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爲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爲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爲韵》),即爲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寄集贤阎子静学士》是宋代方回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寄给集贤的阎子静学士
新年七十一已衰老,
我心深知千万次的忧伤。
名位上集贤唐学士,
文章内有陆宣公的风采。
两朝的辉煌超越了前古,
四方士人都仰慕不已。
我手中拿着一枝梅花欲寄,
等待江南岁暮时的春鸿。
诗意:
这首诗词是方回在新年时寄给阎子静的学士的,表达了作者对年岁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作者自称已经七十一岁,意味着时光匆匆流逝,自己已进入晚年。虽然心中感受到了无数的忧伤,但作者依然保有一颗明智的心灵,深知人生中的万般曲折和艰辛。
诗中提到了集贤和唐学士,这是指阎子静担任的官职和学术地位。作者称赞阎子静在文学上有陆宣公的风采,陆宣公是唐代文学家陆游的字。这表明作者对阎子静的学术才华和文学造诣给予了高度赞扬。
作者通过表达两朝的辉煌和四方士人对阎子静的仰慕,展示了阎子静在政治和学术领域的影响力和声望。这也折射出作者对阎子静的敬仰和友情之意。
最后,作者提到自己手中拿着一枝梅花欲寄,寓意着寄托了自己的心情和思念之情。江南岁暮等待春鸿的描写,暗示着作者对阎子静的期待和盼望,期待着春天的到来和友人的归来。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思念之情和对友人的赞美之意。通过描绘自己年老、心灵明澈的状态和对阎子静的推崇,展现了作者的豁达和友情。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两朝纶綍倾前古和四海绅緌立下风的描述,突出了阎子静的卓越才华和影响力。
诗词朴实而含蓄,表达了作者对光阴的感慨以及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通过梅花的象征和江南岁暮待春鸿的意象,使诗词具有深远的意境和思想内涵。整首诗词抒发了作者对友情、人生和时光的深切思考,给人以思索和共鸣的空间。
六月夜窗留取看,霜风萧飒堕林端。问渠底事青青晚,耻上寻常桃李盘。
涼台潇洒临清波,幄翠帘珠明绮罗。哀丝豪竹按新歌,红潮素脸春风和。主君观娱美人醉,报有无情使车至。几丛兰麝俱委尘。独指绿珠可当意。众中偏是承恩深,妾身虽贱无二心。君前判命效一死,玉笛收声红日沉。轻裾飘向阑干角,花钿散地金钗落。到头不负齐奴约,犹胜识字涧投阁。
昨夜三更过急滩,滩头云雾黑漫漫。一条拄杖为知己,击碎千关与万关。
朝来卖酒江南市,日莫归为江北人。禅老未嫌参请数,渔舟空怪往来频。每惭菜饭分斋钵,时乞香泉洗病身。世味渐消婚嫁了,幅巾绦褐许相亲。
晓窗初起望春云,天色阴晴未十分。小雨漫空浑不觉,平湖点点见圆纹。
淮楚襟带地,云梦泽南州,沧江翠壁佳处,突兀起红楼。凭仗使君胸次,与问老仙何在,长啸俯清秋。试遣吹箫看,骑鹤恐来游。欲乘风,凌万顷,泛扁舟。山高月小,霜露既降,凛凛不能留。一吊周郎羽扇,尚想曹公横槊,兴废两悠悠。此意无尽藏,分付水东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