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万卷不充饥,枵腹吟哦大似痴。
不是邻僧能送米,囊空何以续晨炊。
赵蕃(一一四三~一二二九),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渡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早岁从刘清之学,以曾祖旸致仕恩补州文学,调浮梁尉、连江主簿,皆不赴。爲太和主簿,调辰州司理参军,因与知州争狱罢。时清之知衡州,求爲监安仁赡军酒库以卒业,至衡而清之罢,遂从之归。后奉祠家居三十三年。年五十犹问学于朱熹。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同年卒,年八十七。謚文节。蕃诗宗黄庭坚,与韩淲(涧泉)有二泉先生之称。着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干道稿》二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漫塘文集》卷三二,《章泉赵先生墓表》,《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赵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清武英殿聚珍版(简称殿本)、《永乐大典》残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十七卷。
《寄怀二十首》是宋代诗人赵蕃的作品,表达了读书的苦楚和贫困的困境。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读书万卷不充饥,
枵腹吟哦大似痴。
不是邻僧能送米,
囊空何以续晨炊。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赵蕃读书的辛苦和生活的贫困。第一句诗句表达了读书对他来说并不能解决温饱问题,即使读了万卷书,也无法填饱肚子。第二句诗句描绘了他在贫困困境中默默吟诵诗歌的情景,这种吟诵似乎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宣泄和愤懑。第三句诗句指出,他并不能依靠邻僧的馈赠来解决温饱问题,这也意味着没有外界的援助,他只能自己面对困境。最后一句诗句表达了他的囊中空空,无法续上一天的早饭,生活的窘迫和无奈。
这首诗揭示出赵蕃读书的痴迷和对诗歌的热爱,同时也表达了他的生活困境和贫困的现实。他的诗词充满了对物质生活的无奈和对精神追求的坚持。尽管贫困限制了他的温饱,但他仍然忍饥挨饿,继续吟咏诗篇。这种对读书和创作的热情和执着,展现了赵蕃作为一个文人的精神追求和对诗歌艺术的真挚热爱。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入的意境,抒发了赵蕃的心声,同时也反映了宋代士人的普遍困境。它饱含了作者对读书的无尽渴望和对生活困境的无奈,展示了一个文人在物质与精神追求之间的艰难抉择。这首诗词在表达个人情感的同时,也具有普世意义,引发读者对于人生境遇和价值观的思考。
酣红腻绿三千顷,总是波神变化成。出自淤泥元不染,开於玉井旧知名。暑天胜似凉天好,叶气过於花气清。何事濂溪偏爱此,为他枝蔓不曾生。
日暮裁缝歇,深嫌气力微。才能收箧笥,懒起下帘帷。怨坐空然烛,愁眠不解衣。昨来频梦见,夫婿莫应知。
新种枇杷花便稠,被香勾引过溪头。黄蜂紫蝶都来了,先赏输渠第一筹。
罗敷敛双袂,樊姬献一杯。不见舒员外,秋菊为谁开。
红桃处处春色,碧柳家家月明。楼上新妆待夜,闺中独坐含情。芙蓉月下鱼戏,螮蝀天边雀声。人世悲欢一梦,如何得作双成。
周公多艺孔多能,徽庙才高更倍增。除却万机都不会,至今遗老话昭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