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寄怀八弟三首》

平日鸰原左右手,蟨邛前后未须论。
清秋淮上多诗句,白首篱边近酒樽。
杜舅高情笃兄弟,先君至性厚闺门。
两公与尔同师法,相待归来老此园。

作者介绍

晁补之(一○五三~一一一○),字无咎,号归来子,济州鉅野(今山东巨野)人。神宗元丰二年(一○七九)进士,调澶州司户参军。召试学官,除北京国子监教授,迁太学正。哲宗元祐初,召试学士院,以秘阁校理通判扬州,迁知齐州。与黄庭坚等并称苏门四学士。绍圣元年(一○九四),坐党籍累贬监信州酒税。徽宗即位,召爲着作佐郎,擢吏部郎中。出知河中府,徙湖州、密州。崇宁间党论復起,奉祠禄居家,葺归来园,慕晋陶潜爲人。大观四年起知达州,改泗州,卒于任,年五十八。有《鸡肋集》七十卷。事见《柯山集拾遗》卷一二《晁无咎墓志铭》,《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晁补之诗,以明崇祯诗瘦阁仿宋刊本(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明光泽堂抄本(简称光本,藏北京图书馆)、涵芬楼藏明蓝格抄本(简称涵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寄怀八弟三首》是宋代晁补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平日鸰原左右手,
蟨邛前后未须论。
清秋淮上多诗句,
白首篱边近酒樽。
杜舅高情笃兄弟,
先君至性厚闺门。
两公与尔同师法,
相待归来老此园。

诗意:
这首诗词是晁补之寄怀他的八位弟兄的作品,分为三首。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兄弟情谊的思念和怀念之情。他们曾一起在鸰原(地名)生活,相互扶持,共同努力。蟨邛(地名)的事迹不值一提,不需要详细论述。在淮河上的清秋季节,有许多诗句流传,这让作者感到无限的欢乐。白发已经出现在篱笆边,离酒樽也近了。作者赞美了他的叔父杜舅对兄弟情谊的高尚情操,也称赞了先父对家庭的养育之情。两位叔公与作者一同受益于同一师法,归来后一同在这庭园中共度晚年。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兄弟情谊的歌颂,展现了作者对家庭的深厚感情和对友情的珍视。他们一起度过了平凡而温馨的日子,在彼此的支持下共同成长。作者通过描述淮河秋天的景色和诗句的流传,表达了对诗歌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白发篱边和近酒樽的描写,暗示着岁月的流转和人生的变迁,但作者对兄弟情谊的感激和珍惜却依然鲜活。最后,作者称赞了杜舅和先父对兄弟情谊的重视和培养,认为自己与两位叔公都受益于同一师法,并在这庭园中共同度过晚年,强调了家族的凝聚力和传承精神。

整首诗词情感真挚,用词简练,通过对家庭、友情和诗歌的描绘,展现了作者深情厚意的一面,流露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家人的思念之情。同时,诗中也体现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承继,以及对家庭价值观的认同。这首诗词既展现了个体情感,也融入了对社会和文化的思考,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意义。

  • 《谢宾客挽歌三首》

    位不登三事,才宜列四科。清名时自得,华冕世空多。望气悲埋剑,临风叹逝波。吴阡蒿作里,楚挽薤成歌。会葬千人至,来观数郡过。无由亲执绋,东首泪滂沱。

  • 《缘识》

    如来千百亿,化身本是真。駈駈烦恼不解嗔,我不能谈说,沿旧却知新。

  • 《和自山》

    春晚伤为客,月明思见君。我方慕苏武,谁复从田文。龙背夹红日,雁声连白云。琶琵汉宫曲,马上不堪闻。

  • 《小园逢春》

    小隐园中百本花,各随红紫发新芽。东君见借阳和力,不减公侯富贵家。

  • 《邺下杂咏》

    一赋何曾敌两京,也知土木费经营。浊漳确是无情物,流尽繁华只此声。

  • 《偈六首》

    动时常寂寂,静处活鱍鱍。动静两俱忘,佛祖何处著。蓦地梦回头,长天飞一鹗。春风有时好,春风有时恶。不得春风花不开,花开又被风吹落。错错错,蒸饼元来是面作。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