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气寒高倚暮空,男儿日月鏁心胸。
莫藏牙爪同痴虎,好召风雷起卧龙。
旧说王侯无世种,古尝富贵及耕佣。
须将大道为奇遇,莫踏人间龌龊纵。
王令(一○三二~一○五九),字逢原,初字钟美,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因幼年丧父,育于游宦广陵之叔父王乙,遂占籍广陵(今江苏扬州)。少时尚意气,后折节力学。不求仕进,以教授生徒爲生,往来于瓜州、天长、高邮、润州、江阴等地。仁宗至和元年(一○五四),王安石奉召晋京,途经高邮,令投赠诗文,获安石赏识,结爲知己,遂公文学知名。卒于嘉祐四年,年二十八。有《广陵先生文集》,长期以抄本流传,分卷多寡不一。事见王安石《王逢原墓志铭》及门人刘发《广陵先生传》(见《广陵集》附录)。 王令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广陵集》三十卷(其中诗十八卷)爲底本。校以明抄本(简称明本,藏北京图书馆)、一九二二年吴兴刘氏嘉业堂刊本(简称嘉业堂本),并采用沈文绰点校本《王令集》校记(简称沈校)。明抄本有拾遗一卷,据以补入,编爲第十九卷。
《寄洪与权》是一首宋代王令创作的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剑气寒高倚暮空,
男儿日月鏁心胸。
莫藏牙爪同痴虎,
好召风雷起卧龙。
旧说王侯无世种,
古尝富贵及耕佣。
须将大道为奇遇,
莫踏人间龌龊纵。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壮志豪情、追求英雄气概的思考和感慨。诗中通过描绘剑气冷寒高耸于暮色中,表达了男儿胸怀的壮志和追求。男儿将自己视为日月的镣铐,意味着他们将臣服于自己的理想和信念,而不受任何束缚。
作者提到不要隐藏自己的牙齿和爪子,与痴迷的老虎相类比,暗示了要保持自己的锐气和本性,不被外界的干扰所动摇。同时,他呼唤风和雷电,象征着激发内心潜藏的力量,使之像沉睡的巨龙一样苏醒。
诗中还提到过去的传说,即王侯并非注定拥有世袭的权力和荣耀,古时也有贫穷和平凡的王侯。这种观点表明,作者认为贵贱和地位并非决定一个人价值的唯一标准。
最后,作者呼吁人们要把握大道,追求奇遇,不要沉溺于人间的龌龊和世俗之中。这句话可以理解为对现实的批判,鼓励人们坚守自己的信仰和追求高尚的理想。
赏析:
《寄洪与权》这首诗词通过生动的形象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作者对于男儿壮志和追求的理解和追求。诗中的剑气、日月、风雷等形象都富有强烈的象征意味,使整首诗词充满豪情和力量感。
作者通过对过去的传说进行提及,传达了一种独立思考和反叛的精神,以及对于社会等级和权力观念的质疑。他以此来激励人们不要墨守成规,勇敢地追求自己内心的真实和追求的目标。
最后的呼唤大道和奇遇,以及对人间龌龊的警示,表达了作者对于高尚品质和理想信念的追求。这种情感和价值观在宋代的社会背景下尤为重要,也为后世的读者提供了一种崇高追求和反思的范例。
总体来说,这首诗词以其雄浑豪放的气势、深刻的思考和警示,展示了作者在宋代社会背景下的独立思考和追求高尚理想的精神面貌。
人间富贵尘如海,虚度春三二月花。八表烟霞总一家,蓝乔到此作生涯。
秋林霜后红,恰与染来同。风雨一番过,亭台几树空。乱飘窗纸上,流出水沟中。待看春三月,浓阴万绿丛。
岷岭南蛮北,徐关东海西。此行何日到,送汝万行啼。绝域惟高枕,清风独杖藜。危时暂相见,衰白意都迷。风尘暗不开,汝去几时来。兄弟分离苦,形容老病催。江通一柱观,日落望乡台。客意长东北,齐州安在哉。诸姑今海畔,两弟亦山东。去傍干戈觅,来看道路通。短衣防战地,匹马
霜重麟胶劲,风高月影圆。乌飞随帝辇,雁落逐鸣弦。
从来好与天争力,困竭方惭已力微。见事晚于蘧伯玉,今知五十九年非。
云影曚曨日洒晖,金湖西畔晚阴微。渔用缭绕青山去,枫叶追随白鸟飞。摩诘家风非世有,渊明心性与时违。近来病瘠连诗瘦,翻爱西台字样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