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向君王乞象州,只贪州宅有高楼。
山西日薄老无瘴,海外风来早见秋。
蟋蟀已非今角匠,鹧{左石右鸟}犹是旧亭侯。
南崖石壁宽多少,题偏新诗意未休。
项安世(一一二九~一二○八)(生年据本集卷四《内子生日(戊申)》“居士新年六秩来”推定),字平甫,号平庵,其先括苍(今浙江丽水)人,后家江陵(今属湖北)。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绍兴府教授。光宗绍熙四年(一一九三)除秘书省正字,五年,爲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南宋馆阁续录》卷九)。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出通判池州(同上书卷八),移通判重庆府。入庆元党籍,还江陵家居。开禧二年(一二○六)起知鄂州(《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七之二二),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三年权安抚使(同上书职官七四之二五),以事免。起爲湖南转运判官,未上,用臺章夺职而罢。嘉定元年卒。有《易玩辞》、《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宋史》卷三九七有传。 项安世诗,以《宛委别藏》本《平庵悔稿》十二卷爲底本。校以清吴长元钞本(简称吴钞本,藏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三卷。
《寄高象州》是宋代诗人项安世的作品。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中文译文:
听说向君王请求象州,
只因州宅有高楼。
山西的阳光渐渐西斜,
海外的风早早带来秋意。
蟋蟀不再是角匠的身份,
鹧鸪还是旧时的亭侯。
南崖石壁有多宽广,
偏偏题上新诗未休。
诗意:
《寄高象州》以信札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向君王请求调任象州的愿望。诗人之所以渴望调往象州,主要是因为那里有一座高楼,这座楼给他带来了无限的向往和遐想。诗人描绘了山西的夕阳渐渐西斜,海外的风吹来早早带来了秋天的感觉,这些景象更加增加了他想念象州的思念之情。诗人还通过蟋蟀和鹧鸪的比喻,暗示了自己已经不再是过去那个有才华的人,而鹧鸪则象征着过去知名的亭侯,这种对比彰显了诗人的自嘲之意。最后,诗人提到南崖的石壁,不禁让人想象出那里宽广辽阔的景象,而他在上面题写的新诗也意味着他的创作热情依然未减。
赏析:
《寄高象州》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象州的向往之情。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将自己内心的思念与对象州的美好联结在一起。蟋蟀和鹧鸪的比喻则展现了诗人对自己身份和才华的思考,以及对过去的回忆和自嘲。最后,诗人提到的南崖石壁,给人一种广阔壮丽的想象,也展示了诗人对创作的热情和不断追求新意的精神。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笔触,展示了诗人豪放洒脱的情感和崇尚自然的意境,使读者在品读中感受到作者对象州的眷恋之情,并引发读者对于自然、人生和创作的思考。
懒拂鸳鸯枕,休缝翡翠裙。罗帐罢炉熏。近来心更切,为思君。
万年枝下昔同趋,三事行中半已无。路自长沙忽相见,共惊双鬓别来殊。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邳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
寒毬格虽下,春事亦可寻。故园少见之,花叶均来禽。芳蓓暖苞玉,半腮红浅深。与客屡清赏,只恐风雨侵。
二十年间儿女諠,糟糠勤苦不堪论。如今八载君身后,儿已登科又长孙。
先天有数妙蓍龟,诧鬼夸神满卷诗。独一许翁可吾意,预占晴色赏酴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