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小湖滨,幽居不厌贫。
坐容禅子憩,家就麯生邻。
檐竹侵灯众,篱花落灶频。
几时吟得句,寄与豫章人。
周弼(一一九四~?),字伯弜,祖籍汶阳(今山东汶上)。文璞子。与李龏同庚同里。宁宗嘉定间进士(《江湖后集》卷一小传)。十七年(一二二四)即解官(本集卷二《甲申解官归故居有以书相问者》)。以后仍漫游东南各地,是否復官不详。卒于理宗宝祐五年(一二五七)前。生前刊有《端平集》十二卷,已佚。宝祐五年,李龏摘其古律体诗近二百首,编爲《汶阳端平诗隽》四卷。事见本集卷首李龏《汶阳端平诗隽序》。 周弼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本爲底本。校以顾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群贤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寄杜北山》是宋代周弼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清贫宁静的生活以及他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一曲小湖滨,幽居不厌贫。
坐容禅子憩,家就麯生邻。
檐竹侵灯众,篱花落灶频。
几时吟得句,寄与豫章人。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小湖边的景色和作者幽居的生活,表达了他对贫困生活的满足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中所描绘的环境清幽宜人,流露出作者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珍惜。
诗的第一句“一曲小湖滨,幽居不厌贫”以湖光山色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清贫的生活状态的满足和不厌倦。他在这样的环境中过着宁静的生活,对物质的追求并不多,反而能够感受到内心的宁静和满足。
第二句“坐容禅子憩,家就麯生邻”描绘了作者与禅师相处的场景。禅子在这里停留休息,也把这里当作自己的家。这里的意境表达了一个宁静的禅修环境,禅师与作者成为了亲密的邻居。
接下来的两句“檐竹侵灯众,篱花落灶频”描绘了屋檐下的竹子侵入灯光,花瓣频繁地落在灶台上。这些细节描写增添了诗中的生活气息,将读者带入了作者的生活场景。这里也表达了作者生活的简朴和与自然的亲近。
最后两句“几时吟得句,寄与豫章人”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作者希望能够在何时何地吟咏出这些诗句,并将诗句寄给在豫章(现今的江西省南昌市)的朋友。这展现了作者对友谊的重视和对友人的思念。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洁朴实的语言描绘了作者的生活环境和内心情感。通过对自然和友情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清贫生活的满足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读者在阅读这首诗时,可以感受到作者内心的宁静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酣红腻绿三千顷,总是波神变化成。出自淤泥元不染,开於玉井旧知名。暑天胜似凉天好,叶气过於花气清。何事濂溪偏爱此,为他枝蔓不曾生。
日暮裁缝歇,深嫌气力微。才能收箧笥,懒起下帘帷。怨坐空然烛,愁眠不解衣。昨来频梦见,夫婿莫应知。
新种枇杷花便稠,被香勾引过溪头。黄蜂紫蝶都来了,先赏输渠第一筹。
罗敷敛双袂,樊姬献一杯。不见舒员外,秋菊为谁开。
红桃处处春色,碧柳家家月明。楼上新妆待夜,闺中独坐含情。芙蓉月下鱼戏,螮蝀天边雀声。人世悲欢一梦,如何得作双成。
周公多艺孔多能,徽庙才高更倍增。除却万机都不会,至今遗老话昭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