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东越入西秦,十度闻莺不见春。
试向昆山投瓦砾,便容灵沼濯埃尘。
悲欢暗负风云力,感激潜生草木身。
中夜自将形影语,古来吞炭是何人。
周匡物,字几本,漳州人。元和十一年进士及第,唐代诗人。仕至高州刺史。
周匡物,字几本。唐龙溪县人。曾在天城山之麓读书。“天城”,后改名“名第”,郡人称匡物为“名第先生”。
少时家贫力学,徒步上京赴考,途经钱塘江,因乏渡船费,久滞不前,遂于公馆题诗云:“万里茫茫天堑遥,秦皇底事不安桥?钱塘江口无钱过,又阻西陵两信潮。”郡牧见之,乃罪津吏。自是舟子不敢收取举选人渡船钱。
周匡物未第时,已驰名闽诗坛。元和十一年(816年)中进士第四名,是自唐垂拱二年(686年)漳州建州后第一个进士。御试时作《学殖赋》及《莺出谷诗》,传诵一时。及第后,任雍州司户。元和十四年(819年)武宁节度使国公李塑荐为五行军参事,在任两年,后又任广东高州刺史。有政绩,祀名宦乡贤祠。
兄匡业,贞元八年(792年)以明经登第,贞元十一年乙亥(公元795年)登进士,知鄱阳县,和匡物齐名。匡物子汉杰,亦在元和十三年(818年)登进士。因此,天城山改叫名第山,又叫双第山,那一带地方总称“同第内”。解放后,龙海县在这里建农场、安置越南难侨命名“双第农场”,是今双第华侨农场所在地。
周匡物诗工于咏物,刻划尽致,有《周匡物诗集》。《古镜》等诗5首,收入宋人所撰《全唐诗话》。清修《全唐诗》并采录,《补遗》复录二首。明张燮在《清漳风俗考》中说:“唐垂拱时,玉钤建制,始得比于郡国;周、潘通籍,而后夫变稍知学矣!”周匡物苦学登第,先导之功不小。
《及第后谢座主》是唐代诗人周匡物的作品。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及第后的士子内心的感慨和思考。
诗词中的中文译文如下:
一从东越入西秦,
十度闻莺不见春。
试向昆山投瓦砾,
便容灵沼濯埃尘。
悲欢暗负风云力,
感激潜生草木身。
中夜自将形影语,
古来吞炭是何人。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及第(考中进士)之后的心情。诗词开头描述了作者自东越地区(现在的浙江一带)来到西秦地区(现在的陕西一带),他十次听到莺声却不见春天的景象,这暗示着他心中的失落和疏离感。
接着,作者试图在昆山投瓦砾,寻求心灵的净化和超脱。他希望自己能够像灵沼清澈的水一样洗去尘埃。这表明他对于世俗之事的厌倦和对纯净的向往。
诗词的下半部分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矛盾和感慨。他感叹自己在悲欢与风云中隐忍着,背负着沉重的命运。同时,他也感激这些经历让他更加成熟,使他的心灵日渐坚定。他在深夜中与自己的影子对话,引发了对古代吞炭人(指古代苦读不辍的学子)的思考和自省。
这首诗词通过对士子及第后的心境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功名利禄的疏离感和对内心净化的追求。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经历的描绘,诗词展现了作者内心的挣扎和成长,体现了他对于人生意义的思考和追求。
烟雨江城,望中绿暗花枝少。惜春长待醉东风,却恨春归早。纵有幽情欢会,奈如今、风情渐老。凤楼何处,画阑愁倚,天涯芳草。
渔翁收纲处,衰柳自穿鱼。
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
吾病不喜语,客来佰寒暄。颊舌且不能,况事交字间。彼总乃吾旧,不见今三年。一日踏我门,告我将南迁。问之行所止,其去何由缘。言方学从师,惜以日月闲。将求佛所宗,就乞世未传。浮舟江海波,蹀屣山岳颠。行方极所到,未可岁月还。谓余昔同游,当得送以言。噫佛与吾学,两分
老虎穴中卧,猎夫不敢窥。骅骝服箱骖盗骊,巡城三匝漫不知。帐中昼梦日绕壁,惊起知是黄须儿。马鞭七宝留道左,猛士徘徊不能过。遗矢如冰去已遥,明日神兵下赤霄。荒城至今人不住,孤兔惊走风萧萧。
晚来天色好,独出江边步。忆与李舍人,曲江相近住。常云遇清景,必约同幽趣。若不访我来,还须觅君去。开眉笑相见,把手期何处。西寺老胡僧,南园乱松树。携持小酒榼,吟咏新诗句。同出复同归,从朝直至暮。风雨忽消散,江山眇回互。浔阳与涔阳,相望空云雾。心期自乖旷,时景